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環境前線:檢視媒體壟斷中的因素與突圍

立報/本報訊 2012.12.03 00:00
■賴偉傑2010年,筆者在北京和一位中國大陸資深的環境NGO友人閒聊,他問我對中央電視台每天晚上播出的《海峽兩岸》節目裡的台灣新聞,有何看法?我回答那只是台灣多元觀點中的一種而已,「如果偏食卻長期服用,會營養不良」。他回應「我就知道我們(中國)這邊的媒體都是國家的,不像台灣媒體都很開放自由」。但當我跟他分享在大陸熟悉的「旺旺」公司,回台灣「買中時」的來龍去脈時,他驚訝不已。第一是驚訝原來旺旺是台商,第二驚訝是台灣的大報,是可以目的性這樣清楚而活生生的被買,第三驚訝是,這些事情,在中國大陸完全沒機會聽到這樣的新聞(不過他對《海峽兩岸》不會報導,完全不意外)。媒體壟斷中的「中國因素」這次壹傳媒的出售,或是併購案,最戲劇性的,當然是「罵不過你就買下你」的買主旺旺集團,除了是媒體巨獸吃相難看,卻越吃越大尾。很大部分的人,是擔心如果報老闆在中國大陸有巨大利益的話,他是否會在對中國政府有所顧忌之下,開始自我設限,甚至篩選議題。言論越來越緊縮,在台灣,不能提的「敏感話題」會越來越多?▲2012年9月1日由台灣記者協會、學生團體、公民團體發起的「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到台北車站前,將近萬人一起大喊「我不怕」。(圖文/楊萬雲)而另一個強勢登場的買家的出現,提供了民主倒退疑慮外,還有一個重要面向的警訊,台塑。尤其是環保團體提出了一個思維,那就是當一個巨大的產業集團入主媒體,對於本身企業的污染監督,是否就會輕輕帶過,甚至直接消失?因此,環境運動與公民團體發表共同聲明——反對污染環境前科累累的台塑集團入主壹傳媒!並提到「媒體過度集中在少數集團手中,第四權的言論獨立性遭大財團控制,公民社會中多元進步價值與弱勢聲音遭主流媒體封殺,最終將侵蝕台灣社會的言論自由與民主根基。」環保團體擔心的,是如果對報老闆的利益有所衝突的話,媒體本身是否淡化報導,這些部分不一定會很粗魯的出現,反而可能開始循循善誘讓大家瞭解其「不得不然的苦衷」?財團買媒體,媒體敢監督老闆嗎?其實這樣的顧忌,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早就發生。一般人對政治板塊與背景的瞭解,大概會把媒體分泛藍的或泛綠,並依此作基本的推估:一邊是對中國大陸過於友好、反對台灣獨立、軍公教的、擁核的、跟財團友好的;另一邊是對中國比較小心的、支持台獨獨立的、中下階層的、反核的、中小企業的。並據以此印象來作為媒體信息的接收的判讀,要是開始有不同的基調,就可能覺得「政治情勢有一些不一樣了」。但有些東西,卻非常的幽微,非得補足背景清楚解讀,可能才會恍然大悟。譬如以前汐止過度開發,也造成遇雨則淹的慘況,三重幫為主的自由報系把土地開發超載的問題輕描淡寫,當時中信集團為主的中天新聞則是直搗「三重幫炒地」的黃龍,卻絕口不提其企業在基隆河上游填山建廢土場的洪水威脅。另外,台塑王永慶曾經入主台灣日報,成為耕耘與扎根本土意識極為重要的堡壘,並且常有關於反核完整而豐富的資訊露出,但有一說,是台塑在六輕離島工業區偷跑興建了多座燃煤發電廠,因此急需要爭取合法化以及台電的購電契約。這類的聯想軌跡,無法證實真實的關係,但的確提供了思考的脈絡,還樂觀的想,畢竟是企業利益,而且在互咬之下,常常能「多看幾家報紙或電視」,而得以形成互相揭露的效果。更該小心那些口徑一致的部分因此,媒體壟斷,的確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互咬」的機會變小了。但是,可能還有一種更棘手的,有些東西本就不分是哪一個媒體系統的,台灣一些一面倒的觀點,不需壟斷,卻口徑一致。那是關於「拚經濟」、「GDP成長」、「簽署FTA自由貿易區」等等。更有甚者,部分媒體,是跟政府裡的經建部門或企業公會,緊密配合,穩定的散布更縝密的消息:「環評延宕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令人憂心忡忡」、「水電不夠將阻礙投資意願」、「如果對工安與污染的處罰過重導致停工,將影響中下游供料,預計損失高達數百億,重創台灣經濟」。這個「拚經濟因素」,媒體不必壟斷,已經所向披糜,毫無阻礙,無往不利。其實這才是另一種「中國因素」!台灣企業,在歷經南進、海外布局、一直到西進中國大陸,政府都是佐以「規範產業出走」與「根留台灣」,雙軌來創造帳面上的經濟動能,結果不少企業,因不斷流轉,選擇相對廉價的土地、勞動條件與環保標準,獲取相當利潤;而在台灣的企業,也就順理成章,可以不斷得到更多的租稅減免或補貼,政府甚至把「排除投資障礙」視為天經地義、毋庸置疑的天職,而這些障礙的排除,就是圈農地蓋工業區、開放外籍勞工與抑制工資、環評鬆綁與推廣BOT。於是「拚經濟」加上「中國讓利」,以及「一起賺世界的錢」的包裝催化下,對發展模式的反省越來越少,台灣正在下修以迎合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思維。突圍的可能在哪?或許,這次的壹傳媒出售案,似乎彰顯了媒體是一個資本集中的事業,而所謂壟斷的包括頻道、頻寬、上架、市佔率,以及「進步社會價值的發聲空間」。然而關於媒體的內容與品質,除了呈現的影像與美編技術,其實不少特定議題的歷史脈絡分析、多元視角的深入報導,廣度與深度,遠遠超越主流媒體,並且悄悄的在主流的新聞獎項中,攻城掠地,也可能在新的資訊管道或社群網站中被放大與反攻。但是這些不是憑空而來的!反則,即使沒被封殺,新的觀點與思維也無法呈現和突圍。以「環保」的面向為例,譬如2011年,中國大陸NGO,針對IT行業重金屬污染提出調研究報告「蘋果的另一面」、「污染在黑幕下蔓延」,給予蘋果重重一擊,蘋果後來願意公開代工廠商名錄,雖仍謝絕NGO監管而自我要求,但因此繞過國家與政府,直接處理產業鍊問題。可是台灣媒體當時仍只解讀與關注「蘋果概念股台商遭暗算」、「中美角力,中國故意讓環團出手」。又例如,最近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推動「去毒」訴求,全球同步發布報告的方式,公布一些著名品牌衣褲的塗料,含有有毒的致癌或內分泌干擾物。結果台灣很多媒體都是放在頭版,或是顯著篇幅,卻都只是以「媽媽擔心小孩穿到毒衣服」為重點,而沒有深入介紹這運動策略,是訴求企業責任與供應鏈廠商資訊公開及配方的「去毒」。當然,這些衣服大概都沒在台灣生產了,但另一種生產鏈條卻有,例如以高科技之名的代工:面板跟光電產業。民間與運動團體,可能必須先於媒體(包括主流與非主留媒體),有清晰的引領運動論述與開展行動的能力。面對兩岸,甚至更多種跨區域的「資本」(不管是正常資本或權貴資本)的集結下,除了以要求「國家」「政府」約束資本家的環境運動思維外,訴諸跨域消費者運動以及企業責任共同包抄的社會力的正當性與必要性,需要有不斷被討論、交換、合作的嘗試。當然,這次的「反媒體壟斷巨獸運動」,行動帶來揭露,其實提供了更多充分檢證背後越來越具體、巨大的「中國因素」和相伴的發展模式迷思,更多反省的空間和機會,不只是台灣社會,也包括在被「台灣美食」氾濫資訊餵養下的中國大陸民間社會。於是,「行動」成了媒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