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休耕新制賺補貼 崑濱伯可接受

中時電子報/周曉婷/台南報導 2012.12.02 00:00
「休耕新制若像主委講的那樣,我就可以接受啦!」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到台南後壁無米樂體驗園區割稻,在拜天公前,陳保基特別向崑濱伯打招呼,兩人咬耳朵說悄悄話,陳保基拜託崑濱伯支持農委會推動的「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崑濱伯說「主委很認真解釋,也有配套辦法,看起來對農民有好無壞啦!」

曾因一句「農民老了就把土地交出來」被斷章取義,引發老農恐慌,甚至連崑濱伯都表示聽了很傷心,陳保基昨天在無米樂體驗園區割稻前,特別與崑濱伯聊一下想法。陳保基表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是政府照顧農民的作法,他對崑濱伯說「拜託多幫忙宣傳一下」。

現有農田休耕模式將變革,引發農民恐慌,擔心新政策導致收入銳減,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進一步解釋,政府對連續休耕的五萬公頃農地展開活化計畫,「農民其實不用擔心,休耕制度調整後,農民收入只會多不會少。」

陳文德解釋,對於現行的五萬公頃連續休耕農地,調整後若農民一期休耕,另一期種植作物,休耕時一公頃農地可領四萬五千元補助款,另一期種植輔導作物如飼料玉米、大豆、毛豆、青割玉米、牧草、甘蔗等作物或加入短期造林,政府依不同作物種類給予不同補貼,且農民將作物交由農會收購,另有作物出售所得,收益會比現行兩期都休耕來得多,「因為休耕種植綠肥還得花錢買種子、翻耕,這些都是支出,改種輔導作物,收益會比單純休耕來得高。」

陳保基也說,過去台灣農業是以福利政策為導向,面臨產銷失調,就要政府收購或耕除因應,在新的時代應有新思維。他認為台灣的農業要跳脫「農業土地以傳統耕種作為主要利用方式」思維,引進高經濟價值作物,運用高科技耕種,年輕人就會願意務農,而台灣農業在未來仍可生存的方法,就是活化農地,把市場放在全世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