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埋線減重 病因性肥胖者需先治病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2.11.28 00:00

中醫埋線減重的醫療糾紛層出不窮,包括效果未如預期、過敏、傷口化膿潰爛、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等,中醫師提醒,埋線減重屬於侵入性治療,治療前除了確保醫師善盡告知風險的義務,更重要的是先釐清肥胖病因再埋線,通常皮下脂肪肥胖者的成效較大,至於病因性肥胖者,則建議先治病再埋線減重。

陳旺全中醫師表示,民眾在進行針灸埋線減重前,應先由專業中醫師確認肥胖病因,再針對對應的穴位進行埋線。(攝影/駱慧雯)

針灸埋線療法是將醫療用羊腸線(蛋白質磁化線)以特殊針具埋入人體,透過長時間刺激穴位,調節自律神經系統,激發經絡臟腑氣血功能和代謝功能,改善內分泌失調、體虛、水腫等症狀。但近年來肥胖人數增加,越來越多人利用針灸埋線療法,抑制食慾、促進脂肪分解、控制體重。

肥胖病因不同 埋線減重效果有差異

一般埋線減重多選擇腹部穴位,不容易破壞體內組織和神經。不過,中醫師陳旺全表示,每個人的肥胖型態不同,埋線前應先經「望」、「聞」、「問」、「切」後,確認屬於皮下脂肪型肥胖或內臟脂肪蓄聚型的肥胖,是否有過敏體質或禁忌病症,再辯證論治,針對與肥胖部位相對的穴位進行埋線。

屬於皮下脂肪型的肥胖患者,接受埋線減重的成效較佳。(攝影/駱慧雯)

如果是屬於皮下脂肪蓄積的肥胖患者,可能是因飲食過量、懶得動或新陳代謝不良所致,無論是哪一種減重方式,效果都相當快且有效。反觀內臟脂肪型的肥胖患者,通常屬於內分泌失調、糖尿病等病因性肥胖,埋線減重前應先治病才能發揮瘦身的效果。

屬於內臟脂肪蓄聚型的病因性肥胖患者,進行埋線減重前應先治病。(攝影/駱慧雯)

埋線減重之注意事項

若有心臟病、糖尿病、蟹足腫、白血球低下、癲癇病史、紅斑性狼瘡、氣喘、惡性腫瘤、免疫疾病、腎臟病、凝血疾病(血友病、紫斑症、血液凝固缺陷等)和發燒中等患者,以及孕婦、體質虛弱、空腹時都要避免埋線。

陳旺全中醫師提醒,確定肥胖原因且無禁忌病症後,民眾在埋線前仍需要求醫師充分告知副作用和風險。正常情況下,穴位埋線後會出現局部緊繃感,且伴隨酸、麻、脹、痛等感覺,埋線處甚至可能出現正常的皮下出血現象,這些不適症狀通常持續約2至7天。不過患者在埋線後也應避免患部碰水,且3天內忌食菸酒、辛辣物、海鮮等食物,以免造成其他後遺症。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2/975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