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迷走地圖:左翼政治插旗年

立報/本報訊 2012.11.26 00:00
■向紅岩秋鬥自2009年再起後,將遊行性質從往年以工運為主體,擴大為讓各運動團體照見彼此的平台。有別於過去主打細項政策訴求,今年首度喊出「人民向左轉」,將整體訴求升格定調為召喚左翼政治的「插旗年」。

如果「向左轉」召喚的是「左翼政治」,除了蛋砸總統府外,更重要的是,各個社運團體在行動過後,將如何照見彼此在右派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共同處境,在分項議題結盟串連之餘,再進一步向上提升形成左翼政治的共進方向與政策。

而要穩健踏出政治轉化的第一步,就必須誠實面對自解嚴以來,在社會運動發展的過程中,不同路線的運動團體何以日益走向停滯、鬆散、分化的因素。

長久以來,社運團體對於政治想像始終缺乏細緻討論,論述方向不是太從理論原則出發以致運動綱領太過抽象空泛,就是太侷限於針對特定法令政策修惡時的被動因應與動員,而缺乏更高的政治實踐願景,以致社會運動看似多元實則鬆散,除了偶有短暫結盟外,迄今仍難以匯聚形成有別於兩大右派政黨的第三政治勢力。

2000年民進黨尚未執政以前,勞工陣線、工委會、團結工聯、勞動黨等工運勢力雖曾提出政治路線的辯論,但自從阿扁執政後,親綠「勞工陣線」所主張的民進黨內改造路線,即在民進黨左右立場搖擺的投機性格下,一步步將探討分配政治而非推翻私有制的社會民主論述,以民族主義的台獨意識來操作收編,其手法不外是每當社運團體提出有階級意識的左翼論述時,往往被民進黨以台灣與中國問題,或萬惡國民黨等簡化語彙給巧取消費掉。

「工委會」與「團結工聯」則對藍綠政黨始終保持等距批判的道德高位,以維持自主工運的形象,而停留在社會運動的層次,缺乏往政治運動的轉化,組織能量亦擴張緩慢。惟近年來,「工委會」似深刻體會其過去「有奶便是娘」的路線發展,在現今藍綠兩大爛蘋果的泛政治操作下,左翼運動的發展若繼續停留於經濟鬥爭,將使左右爭議不斷被模糊焦點,加速民眾對政治的集體冷感,不再有信心投入關注於公共事務,以致後來有了廢票聯盟及火盟到人民老大的訴求轉型。

倘若親綠社運團體能清楚面對民進黨內的社會民主陣營——新潮流系在意識形態上已形同散沙,無法再繼續維持當年的政治論述,不再對黨內改造投以寄望,自主工運團體能深耕原關注議題,並擴大與不同議題之社運團體的對話與磨合,逐步形成左翼的政治訴求,今年秋鬥方能真正定位為召喚左翼政治的插旗年。(自由撰稿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