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萬曆十五年》首次登台 導演胡恩威要演員國語別太標準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2012.11.22 00:00
應「香港周2012」之邀,香港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於11月23日至25日為台灣觀眾帶來2006年首演以來,今年5度重演的代表性劇目《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改編自黃仁宇同名著作,書中以「無事可記」的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為時空背景,將一時一地的人事放置於背後龐大的歷史脈絡裡,見微知著,檢視社會文化、制度甚至律法與道德等對個人乃至後世造成的影響。本書在華語世界銷售達二十萬本以上,三十年來在中港台三地持續造成影響。 而導演胡恩威則根據原著,將六個人物設計為六場獨腳戲,以個別不同的形式呈現。例如明朝將軍戚繼光使用了中國傳統說書人的結合崑曲武生的表演。另外其他則有類似希臘悲劇或莎士比亞式,以各自不同的方法傳達劇中人物的悲劇性宿命。胡恩威說:「因為整本書講的六個人物都是悲劇人物,他們花很多力氣去改變現實,但後來都改變不了,所以選了不同的悲劇型式來演。」 新聞圖片 雖然《萬曆十五年》是首次來台灣演出,但在香港卻五度重演,讓人好奇印象中對於八卦娛樂頗為熱中的香港人如何看待這齣充滿政治隱喻的嚴肅作品。胡恩威認為香港主流的媒體主要是重視娛樂,但由於《萬曆十五年》原著的影響很大,令很多不同階層的觀眾都有興趣,大家也會開始思考過去中國為何沒有現代化等議題。同時他也提到台灣的媒體每天都在談論政治,對應這次萬曆一樣以政治為題,他很期待台灣觀眾的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萬曆十五年》是2006年完成的作品,但隨著時代變化,也適時加入部分事實例如日前的釣魚台爭議,讓整齣以古諷今的政治寓言更顯時代意義。而為配合在台灣的演出,部分演員演出時將首次嘗試以國語發音。但對導演來說,說國語的意義不在附和近十年強調的所謂一定要有一口標準普通話的風氣。反而是在呈現不同地方各自擁有的方言語不可避免的口音,才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我自己在想,每個人都有口音,四川人就是四川人,廣東人就是廣東人,口音本來就不同。所以我給演員一個挑戰,有些演員就學普通話,用他的方式來講普通話。所以在語言上我們也有新的嘗試,我覺得口音在話劇裡也是有很多可以實驗,跟有不同的效果。」一旁飾演說書人的演員鍾嘉誠則打趣表示:「導演還會要求普通話不要說得太標準。」看來,到時觀眾將看到一個不同以往,全新版本的《萬曆十五年》。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