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出國至機場時,除了行李得經X光檢查外,旅客則需通過金屬探測門。但旅客卻常因身上的金屬皮帶扣環、鈕扣被擋下,耽誤通關時間。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李致毅領導的團隊研發毫米波3D自動掃描影像感測器,利用能量反射強弱來辨識人體、金屬、空氣等不同物質,並描繪出物體形狀,但不會傷害人體,也是目前第1個電子式掃描毫米波感測器。
李致毅指出,金屬探測器只能得知金屬存在,卻無法得知物體形狀,X光雖可掃描形狀,卻對人體有危險性,而毫米波感測器兼具兩者之長,既可掃描物理形狀,又不侵害人體,如能應用在機場或港口安檢,相較於傳統機械掃描裝置,不論在體積或成本上都可大大節省。
李致毅說,毫米波感測器在5秒內就可掃描完成並顯示影像,而感測距離可達2公尺,不受天氣和亮度大小影響,深度解析度可達0.1公分;未來除了可取代金屬探測器和X光做為安檢使用,同時也可應用在醫療的非侵入式檢測,或動植物細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