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加薩烽火:媒體談以巴 充斥四大謊言

立報/本報訊 2012.11.21 00:00
策劃、編譯■李威撰媒體報導以巴衝突時,經常有意無意複製美方及以色列的觀點。以色列上一次(2008至2009年)入侵加薩走廊時,英國左派媒體《停火雜誌》(Ceasefire Magazine)曾刊登一篇文章,指出以巴衝突的相關報導,常蘊含以下四大謊言:◆ 謊言一:以色列宣稱,攻擊的對象是好戰分子及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實際上,以色列攻擊了學校、民房及公共基礎建設,更有許多無辜巴勒斯坦人送命。薩依德(Edward Said)曾說過,以色列表面上是攻擊「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卻以殺害、羞辱及破壞公物的方式,肆意蹂躪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根據以色列的破壞紀錄,這些「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包括教育部、雷馬拉市政府、中央統計局、學校、醫院、清真寺、電台及各種研究機構。拿以色列軍隊攻擊加薩伊斯蘭大學(Islamic University of Gaza)為例,以色列的解釋是,大學是窩藏軍火(儘管根本沒發現)、訓練恐怖分子(他們可能會看上化學及工程系研究生的技術能力)以及召開哈瑪斯政治集會的場所。而2008年以色列攻擊加薩,造成1,434名巴人喪生,其中960人為平民(其中更有288人為孩童)。據以色列軍方說法,巴勒斯坦人是恐怖分子,而以軍的策略,用杭士基的觀點來說明,就是用戰爭摧毀人民,讓民眾陷入窮困、讓他們苦於求生,讓他們無暇想著戰鬥。◆ 謊言二:以色列攻打加薩,要怪哈瑪斯自己,因為是他們先開火,招來以色列的報復是事先「可預期的」據曼索爾(Camille Mansour)刊登於《巴勒斯坦研究期刊》的研究,發射砲彈的軍事行為往往來自中央的號令,哈瑪斯派系林立,無法掌控所有行為,因此責任不該全推卸給哈瑪斯。實際上,大部分的攻擊行為都是出自其他團體所為。況且,比起以色列的砲火,加薩可說小巫見大巫。另外以色列還宣稱,報復行為是事先「可預期的」,若加薩一意孤行朝以色列發射飛彈,將自負後果。但,加薩的現狀是被以色列封鎖,加薩一直以來用發射砲彈作為報復,該行為同樣是可預期的,但為何不是以色列改變自己的作為?◆ 謊言三:以色列人有和談的誠意,問題是卡在巴勒斯坦人好戰哈瑪斯被視為挑釁的一方,乃因它否定以色列的「生存權」、拒絕「兩國方案」。但是,這個觀點沒有強調,以色列原則上也拒絕巴勒斯坦國的存在。以色列明知道,哈瑪斯沒有能力剷除以色列,正如台灣無法「光復大陸」,但以色列卻緊抓哈瑪斯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作為藉口,使和平陷入僵局。哈瑪斯強硬的立場及極端的意識形態,真是衝突根源?但問題是,即使立場如法塔(Fatah)一樣柔軟,下場卻未必更好。過去10年,以色列照樣入侵伯利恆(2002年)、傑寧(2002年)及拉法(2004年)。薩依德的話值得省思,如果不頑強抵抗,巴勒斯坦人早就一無所有。正是巴勒斯坦人的堅持,才逼迫以色列上談判桌,否則巴人只能任人宰割。◆ 謊言四:國際社會無力阻止戰事發生主要理由,包括國際社會缺乏干預衝突的經費,以及缺乏有效的介入施力點。但是,美國每年補助以色列的經費超過30億美元;且自1978年起,美國以賄賂的方式,維繫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和平,累計投入資金已超過1,500億美元。換句話說,只要美國肯以取消援助當作威脅,便能向以色列施壓。對哈瑪斯同樣也可提供誘因,譬如將哈瑪斯從犯罪團體名單中剔除,或者承認留在加薩的巴勒斯坦當局(PA)是一個國家。基本上,外國有能力介入,只是缺乏干預意願,而其中最大的阻礙,就是美國的立場一直偏袒以色列。(整理自《停火雜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