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秘書俱樂部 三木大雲 詐騙

生死一線間!心房顫動引起缺血性中風致死率高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2.11.19 00: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齡81歲的黃奶奶,為保持體力,固定每日早晨於住家附近公園散步。某日晨間,往常出門運動,沒想到剛踏出大門,卻突然昏厥、應聲倒地,嚇壞後方正準備出門上班的兒子,緊急送醫救治下,所幸撿回寶貴性命,經醫師診斷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若晚一點送醫即可能無法救治,且致死率和再次中風可能性相當高,中風危機伺機而動。

心房顫動(AF)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依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盛行率約為5%以上,隨年齡增加,80歲以上盛行率更接近10%,但是民眾大多不知道會因此出現血凝塊形成血栓,導致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出5倍。全球每年有高達300萬人發生與心房顫動有關的中風。心房顫動所引發的中風往往極為嚴重,據統計約有20%死亡機率,與60%喪失行動能力。

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連立明表示,由心房顫動所引發的中風多屬於缺血性中風,可能造成嚴重的長期後果,例如癱瘓、動作遲緩或無法言語,造成家庭與社會經濟負擔。而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必須使用抗凝血藥物來降低血栓發生,但患者需定期至醫院回診抽血監測INR,監控抗凝血值於正常範圍,又因控制抗凝血成效不易、出血風險過高,導致醫師處方趨於保守,中風人數也始終居高不下。

連立明說,剛在(11月8日)美國心臟協會(AHA)學術會議發表了追蹤新型抗凝血藥物長達4年的試驗結果,研究結果支持比傳統抗凝血藥物的中風預防功效佳之外,其發生出血風險也較低。

成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陳志鴻表示,目前新型抗凝血藥物長期使用之療效與安全性也再次在試驗中獲得證實,因新藥之抗凝血作用可預測性高、藥物之間交互作用可能性低,將使醫師處方用藥接受性高。

陳志鴻說,自今年(2012)六月新藥物通過健保給付以後,因中風產生之社會成本,也可望隨著新型藥物給付下降,陳志鴻進一步說明,未來新型藥物普遍運用在心房顫動預防中風上, 但是他也指出,腎功能不好的病患不適用這類新藥。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203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