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推動消費革命 主婦聯盟走過11年

立報/本報訊 2012.11.18 00:00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沒有近距離的參與,就會有遠距離的焦慮。」邁入11週年的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透過「共同購買」,讓消費者與農友成為合作伙伴,用消費的力量來改變生產方式,尋求一條與市場經濟不同的路。一起吃飯、共同生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說,今年是「國際合作社年」,合作社除了關心餐桌上的革命,也開始思考「生活」的問題,企圖提供更多人更好的生活品質。1992年主婦聯盟開始推廣「共同購買」,黃淑德說,選擇從「消費」來著手,一方面也是在回應台灣長期環境運動遭遇的瓶頸,希望能夠尋找一條企業與政府之外的、主流市場經濟外的路。這群環保媽媽開始從成立「合作社」來達成共同購買的目標,不過卻先遭遇到法令限制。「由於我們的『合作社法』是國民政府尚在中國大陸時就定下的法令,而法令中規定合作社不能跨區,因此我們只能組成沒有區域限制的『勞動合作社』。」之後因為必須要有營利事業登記才能進、出貨,因此聯盟也改成立公司,以方便作業。一直到2001年精省之後,合作社管轄機關回歸中央,主婦聯盟也挑戰相關法令問題,最後才如願成立合作社。推廣共同購買之初,主婦聯盟首先找到市郊的一片梯田及12位農友,以社區支持農業的型態進行生產。而願意參與的人,則必須先繳訂金,同時承諾購買一個月的菜,購買數量的總金額則是月底結算,黃淑德說,透過這種承諾購買的方式,讓農友能夠安心生產。除了要求更友善土地的生產方式,合作社也和蛋雞農、屠宰場等合作,以更人道的方式進行生產,包括讓蛋雞有更寬廣的生活空間,而不是3隻雞擠在A4大小的格子籠中生活一輩子;或是讓送到屠宰場的牲畜經過一天休息,並電擊昏迷後進行的人道屠宰,讓動物在承受最少痛苦下死亡。走過11年,黃淑德說,共同購買是彼此認為可以集合消費力,向生產者談判的方式,但這也只是第一步,「我們更關心彼此的關係。」因此合作社也開始思考「共食」之外的「共老」問題,如何讓上了年紀的人可以活得更有尊嚴,另外也希望透過合作社形式,提供年輕人就業機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