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寄弔「林桑追思會」

立報/本報訊 2012.11.12 00:00
左看:黨羽重唱當年歌 應要抱頭同聲哭「安息歌」將於本周末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國際廳響起,這是50年代白色恐怖正厲時,監獄難友向邁往行刑場的同志集體放聲訣別,與其說是安慰死者,更多是委婉表達繼志述事的悲憤。如今朗朗乾坤,國民黨不再殺人如麻,也不再有蔡孝乾叛變出賣,可是林書揚一生的意圖完全落了空,向前看更無影無跡。5天後,失敗黨羽重唱當年的輓歌時,應要抱頭同聲一哭,比六十年前更悲切切。追思會勿寧是追究會:為什麼七十年代首開左翼言論的「夏潮」雜誌早已湮沒於歷史了?為什麼八十年代抬頭挺胸的農、工與環保群潮淪為民主化的插曲?為什麼國民黨明標「三不」之首為不統,而黨老大急乎乎去貼冷屁股?為什麼台灣各角落不乏有人實心實事地推動進步的工作,一直不聞有綱、有領,卻橫遭權威人士抬舉為路線錯誤?為什麼對此間自發性的力量深懷戒懼,自我絕緣於人?唉!林書揚走後是留下太多太多的為什麼,從來都諱莫高深。今天唯一攤在陽光下,撞擊台灣人眼球的是,怎麼紀念林書揚搞得像煞演京劇?外加千篇一律諛墓,活像封建時代的墓誌銘。脫線至此,識者能不心喪!趙萬來/大學教授右看:你我不知的祕史 統治者洞若燭火在自命為「左統派」的水族箱,林書揚被稱為「林桑」而諱名,這是一種和式台語的尊稱,契合本土社會的禮數,按理說,順此直覺就是一條政治路線,總有其群眾、有市場,可惜林書揚及其同路人飛象過海,不把「林桑」做到底,做成台灣的梁振英,卻做起北京的林同志,這是整個悲劇的根源。即使做林同志,也不解北京政策,他們40年前信誓旦旦「一國兩制」,近20年又清晰為「九二共識」,無非是說台灣自行發展,做為他們的同志,死守統字第一,不是把自己縮成淒苦無依的王寶釗嗎?連薛仁貴都嫌棄!然則這些當年戴、或被戴紅帽入獄的老人家,怎麼結果是統字壓倒左字呢?在很大程度上與長年的獄中鬥爭有關,為頑抗國民黨,為對擊台獨派都不能不強化社會主義祖國的信仰,所以出獄後,民族大義凜然,社會主義則隨著中共開放改革而茫然。林書揚代表的是一段你我不知道的政治祕史,卻為統治者所洞若燭,斯人已逝,也逝去左派對台灣應有的貢獻,事實上,也是中國的損失。世變日亟,左、右都可以,也應該在本土的實踐各盡所能,都會對「人類何處去」的總命題有助益。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