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馬拉松 爸爸票房 宋正宇

慈濟園區變更縮減開發 地方不領情

自由時報/ 2012.11.10 00:00
〔自由時報記者翁聿煌/台北報導〕台北市內湖慈濟園區計畫變更自然保護區為社會福利特定專區案,地方民眾擔心開發工程會影響疏洪和地質環境,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說,慈濟為減少社區民眾疑慮,已將建蔽率降至卅五%及容積率降至一百廿%,確保工程與環境安全無虞。

內湖慈濟園區位於大湖公園對面,當地大湖里長郭坤祥說,在符合政府的環保與建築法規標準下,大家願意支持「好」的開發案,但是慈濟在開發案的態度始終曖昧不明,社區看不到完整規劃設計和公開溝通說明,地方也仍有反對意見和疑慮,他沒立場表示支持。

慈濟為推動內湖園區變更案,九十九年十一月送交市都委會大會審議時,有百餘位環保人士及居民代表到場表達反對立場,審議委員也建議慈濟應減少建築量體,並與地方民意和環保團體充分溝通,同時還要求給予市府公設或土地回饋方案。

慈濟:65%維持生態原貌

慈濟今年捲土重來,邀請前交通部長蔡堆擔任顧問,提出新的開發案,願意縮減建蔽率至卅五%,其餘六十五%的園區面積以「叢林心靈道場」的理念開發,維持大部分綠林及水池的生態樣貌,並將容積率由一百四十%下修至一百廿%,降低對當地環境的衝擊,何日生補充說,慈濟園區是對公眾開放的園區,所以不考慮提給市府回饋方案。

居民:開發就是破壞生態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總幹事劉德正說,保護區變更開發就是對環境及生態的傷害,守護聯盟希望保護區最好能恢復原始狀態,不然可由慈濟闢建「水土保持公園」或是「生態示範園區」,並且派駐志工做教育解說,是對地方最好的規劃。

蔡堆說,慈濟內湖園區是開發成為社會福利專區,進行園區內現況老舊建物的改造,為園區內從事環保再生的志工提供良好服務環境,內湖園區已成為台灣做環保志業的示範園區,未來還會擔負社區老人日間照顧的服務功能,如果能改造為社福專區,將是社區、市府與慈濟多贏的局面。

但劉德正指出,蔡堆到社區的說明方式態度強硬,而非雙向溝通,他認為如果慈濟願誠懇與社區民眾互動,也許雙方能為內湖園區的開發找出折衷方案或有更好的選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