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展現新世代觀點 6*10成大建築聯展登場

欣傳媒/欣傳媒 2012.11.09 00:00

欣傳媒 | 綜合報導

由十組六年級生共同完成的「6*10」成功大學建築作品聯展,今(9)日起至12月12日在成大藝坊展出,這次共有十組分別致力於建築、室內設計、營造、研究、藝術創意、文創的成大建築人回到成大分享自己的歷程與作品,同時希望也能促成不同團隊彼此的交流。由本身也畢業於成大建築系的趙元鴻策劃的「6*10」六年級生成大建築作品聯展,依照不同發展屬性邀請了前後屆的朱弘楠、陳玉霖、劉國滄、曾凱儀、賴人碩、吳建志、許郁青、趙元鴻、王煦中、高一民、沈弘軒共十組系友參展。趙元鴻說:「為了讓這個活動能有更大的能量,除了展覽本身,我們同時會舉辦一系列的討論活動及設計座談,讓人知道成大建築人多元發展的一面,並希望激起更多與年輕一代的建築人的對話。除了藉此檢視這群身處景氣榮景與崩盤世代六年級建築人的成長,希望從他們的作品中尋找共同點,探討更多的地域性格與時代意義。我們很榮幸邀請了目前建築界、藝術界知名的專家學者:王俊雄、吳光庭、曾成德、龔書章、王澤、詹偉雄、陳水財、張瑪龍、謝宗哲、楊恩達等老師,參與我們的設計論壇,希望透過他們的對話讓整個論壇更具專業性與啓發性。」趙元鴻說:「在決定這次的參展人名單前,查訪的過程真的十分辛苦。但在公佈參展人後,首先是沈弘軒獲得台南車站站區都市設計國際競圖第二名的殊榮,然後朱弘楠、吳建志、賴人碩、趙元鴻等三組參展人,又獲得ADA新銳建築獎的入圍,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公佈的十組入圍者,我們參展人就佔了三組、同時劉國滄也入圍了第四屆學學獎、獲得2012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最佳攤位展示獎、最後與談人張瑪龍和參展人陳玉霖設計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也被報導於國際專業建築雜誌Dezzen,並在日前得到2012台灣建築獎佳作。這些榮耀也代表新世代的成大建築參展人,應該已經具備一定的能量為自己發聲,這真的很不容易。」策展人趙元鴻,有感於六年級的建築人有著共同的世代問題:大學入學時,大約是民國80年左右,台灣建築業一片榮景;大學畢業時、退伍後,大約是民國90年左右,台灣的建築業崩盤。建築人的專業養成,是在畢業後的黃金十年,而六年級建築人面對著崩盤的景氣,不管是薪資或發展機會相對減少。現在,十幾年過去了,台灣房地產起起伏伏。這群六年級建築人,又面對著已經站穩腳步的前輩,團隊的建立似乎比起上一代更加困難。然而在面對這個世代問題時,趙元鴻也開始質疑全球化不過是大國文化的侵略,在地化便逐漸成為另一種主流思想。而在地理界限不大的台灣,主要城市之間其實沒什麼差異性。當然每個城市也看到這個問題,所以宜蘭厝之後,高雄厝、嘉義厝等活動也相繼開展,希望透過自身的環境、歷史、文化脈絡,找出符合在地的方向。策展人趙元鴻認為:「我們假設,每個設計者在面對一個設計案時,所遭遇的各種狀況,包括業主特殊喜好、建管主管對法規的不同認定、工程限制、預算限制、違建要求等,這些整體狀況是否會讓不同設計者『不得不』改變設計初衷,這個黑手卻讓不同的作品趨於收斂,而『符合』時代精神。這確實是個奇怪的想法,但我們非常好奇,外圍干擾與設計初衷之間的重疊,對設計本身產生什麼影響?」。而為了尊重各參展人的差異與表現,在展場設計時特別將展場分為四周的個人展板,以及中央的公共區域。個人展板希望就這些問題提出初步的回應即可,主要仍在彰顯每個參展人的特色,而在公共區域中雖然也分成十個個人展板,卻希望讓每個參展人可以不受限的表現與回應這個宣告,讓觀者清楚的知道「外圍干擾與設計初衷」之間到底造成甚麼影響。整個活動除了結合了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和與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辦理展覽和設計座談之外,也結合了赤崁扶輪社的資源,邀請社長楊泰和先生及服務計畫主委劉志洋先生辦理的2012年度赤崁文藝月活動加入,讓整個展覽活動更加完整,安排了王維潔老師的音樂講座、蕭培賢老師的攝影講座、二手書募集、兒童寫生比賽等,赤崁扶輪社更邀請陳欣宜鋼琴家在展場內為台南弱勢學童演奏了一場慈善音樂會,希望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深刻的文藝體驗。基本上,這些活動最大的意義在於,透過這些參展作品與藝文活動的分享,讓台灣的美學教育能更普及,讓大眾能明白這些藝術與創意者在想什麼,那這些活動安排就很值得了。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