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陸橋待拆 要安全過馬路 視障連署保留

自由時報/ 2012.11.05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明眼人不愛走陸橋,但對視障者而言,少了陸橋可能無法安全過馬路。」陸橋拆除與否?出現都市景觀與照顧長者、身障者、孩童等弱勢族群的兩難!台北市政府近日組成專案小組,全面評估全市八十九座陸橋的存廢,西門國小旁、康定路四十六巷口的陸橋因使用率低被列入待拆程序,但封橋一個月引來周邊視障團體反彈,因路口行人穿越道位於中興橋引道下方,車流量大,少了陸橋,視障者根本不敢獨自過馬路,紛紛發起連署保留陸橋,希望弱勢者行的權益能被重視。

有聲書協會:走馬路險些出人命

台灣數位有聲書協會秘書長李秀鳳說,協會以服務中途失明的視障者為主,會址就在康定路上,不僅每年服務的視障者有兩千八百人次,工作人員中也有六人為視障者,康定路這座陸橋原本是這群視障朋友最安全穿越馬路的方式,但上個月卻突然封閉,有視障者嘗試改走馬路,但儘管綠燈,左右轉來車不斷,險些出人命。

由於陸橋下方唯一的行人穿越道正好就在中興橋引道下,綠燈雖有四十一秒,但在十五秒後,包括下橋的公車及從成都路左轉車一台接一台,就連明眼人過馬路都得小心翼翼,甚至得用跑的,更何況是行動緩慢的視障者或老人家。視障者陳先生就說,儘管走樓梯麻煩,但為求安全早已習慣走陸橋,否則就得找人協助才敢通行。

新工處:先尋找替代的交通方案

新建工程處副處長林志峰說,陸橋存廢評估包括使用率低於卅%、陸橋下是否有行穿線、路口肇事率及周邊交通行為評估等,並邀集里長、地方人士進行會勘,決定拆除後,會先試封閉一個月,看看影響如何,確定沒意見才會進入真正的拆除作業。

他也說,由於提議拆除陸橋多是沒在使用的人,多數反對聲音都是在試封閉期間才陸續傳出,包括視障者,也有學童家長、行動不便的長輩們希望保留陸橋,將先尋找替代的交通方案,相關意見也會再納入評估。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社工督導藍介洲認為,視障者過馬路最怕走到一半變燈,除非習慣行走的路線或很有把握,通常都建議有陸橋就走陸橋,可減少不必要的危險,評估陸橋存廢時不該只以明眼人、多數人角度思考,而該考量真正需要的使用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