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12年國教系列專題(完):服務學習 不該成升學手段

立報/本報訊 2012.11.04 00:00
【記者呂淑姮花蓮、台北連線報導】為了比序拚分數、拚才藝已不是新聞,排隊當志工以求積點,成為12年國教超額比序衍生出來的怪現象。寒暑假是學生團體組團進行社會服務的高峰期,在國內,多半前往偏遠鄉鎮;如果是國外,泰北、緬甸、柬埔寨、越南是熱門地區,由於出國開銷大,如果申請補助,通常還得經過校內甄選,校方再向政府或企業爭取贊助。早在「服務學習」進入12年國教超額比序評分標準之前,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已開始與高中、大學合作,當學校需要提供學生服務學習課程時,基金會可給予適當幫助。不過,「服務學習」是否等於「志工」?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認為,這可不一定。服務學習到底為了誰?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理事長黃榮墩說,不只學生,也曾看過帶隊的老師都在「沒準備好」的狀態。他說,對於教育,親師生一起「準備好」,才有可能繼續進行。圖為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與文大學生在台北迪化街義賣農產品。(圖文/呂淑姮)服務學習目的是什麼?是服務、學習,還是學校規定?回到教育的原點,洪智杰說:「真正該要問的是,教育的意義和目標到底在哪裡?」部落留不住人才長期在新竹尖石鄉深耕,陪伴部落孩子和婦女的至善基金會,站在陪伴者的角度與尖石後山數個部落一起擁有美好的回憶。從舉辦幼兒照顧中心的畢業典禮、推廣有機農業、發展部落深度之旅、復興族群文化。看見偏鄉、原住民族的需求與他們天生的強項,洪智杰和至善同仁曾經幫尖石鄉的學生推估,當12年國教實施後,尖石的孩子可能會被分發到哪裡?洪智杰推估結果發現,新竹苗栗地區沒有農業專業學校,學科成績表現落後的孩子可能得被迫提早做決定,選擇求職或求學,其他就是美容美髮業或機械電子業相關行業科系,都是無法留在部落、是設計給都會區工作機會使用的科系。近年來,尖石鄉的泰雅部落中,逐漸出現年輕人回流潮,有些人就定下來,重新思考能在部落做些甚麼。洪智杰說,目前的教育政策是希望孩子越早決定未來越好,卻忽略了孩子根本還在嘗試摸索的階段。回到12年國教,檢視「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評分標準仍不脫「德智體群美」。「服務學習」呈現量化後的群育分數,是否願意服務人群,成為一種新的得分標準。「既然12年國教已經要上路,在民國103年之前,老師和家長們可以思考的是,如何在這樣的新制度下,為孩子找到更多出路。重點在於親師是否能合作?老師有沒有心力和空間揮灑教學創意?」洪智杰說,老師的教學設計和家長的全力支持,是教育成敗關鍵,這也同樣適用於服務學習。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理事長黃榮墩曾經發起多項知名的助人活動,號召年輕學生參與,「一人一菜上火車」幫農民省運費、用薑幫長輩洗腳救薑農、「臨時孫子」在火車站幫忙長輩抬行李、上下樓梯、街頭打柚子汁推銷大柚子、快閃幫忙賣滯銷農產等,頗受矚目。改變需發自內心這些行動的共同特色是串聯起全台灣各地的國高中與大學生。因為理念很動人,許多人在網路上受到黃榮墩的號召,就自費前往參與出力,不為時數、不求回報。很多學生回去甚至還寫了不少心得,內容在在令人驚訝,這種發自內心的改變,成為影響一個人最大的動力。原本在國中擔任歷史老師的黃榮墩不諱言,自己對體制內教育感到失望。資源高度集中都會區、城鄉落差過大、考試制度測不出能力,他質疑:「是學生先變成了『牛』,還是老師先『放了牛』?」這無疑是種惡性循環。蘇花公路大雨坍方路斷造成花蓮蔬果必須南繞屏東運銷北部,2012年5月18日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發起「一人一菜坐火車助農民」行動,籲民眾搭車北上時,隨手幫農友帶蔬果。(圖文/中央社)失望地離開教職,黃榮墩以自身行動力產生改變,以一個又一個熱血的小小行動,把年輕人的活力拉進來,把網路訊息傳遞速度拉進來,吸引媒體目光;接下來,就是把輿論的力量推進去。他相信,有些行動可以促成政府做出立即改變;有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但是,學生們卻能在理解與實踐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認識自己,也改變了對待社會的態度和觀點。(專題系列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