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百聞不如一見?從演講談呈現

立報/本報訊 2012.10.31 00:00
■宋竑廣之前朋友聊第一次接演講的事情時,我說沒做PPT簡報,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便繼續聊了許多技術性問題,比方圖表(倒是沒用到)等等。我想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多沒用簡報的演講吧,只是也驚覺自己是上一代的人,第一次接演講時,反應完全跟自己小學時一樣。

我小學時比較不幸,老師很愛訓練大家演講,演講稿抄得黑板上密密麻麻,當時到底有沒有背起來也忘了,可能背著背著腦筋就燒壞了,就好像體育課也常常被訓練著踏正步,必要的強調語氣也是少不了的,自己做些蠢事就算了,比較覺得羞恥的是,最後常常會有包辦一切問題的祈使句,像是「希望大家有公德心」的話,是說長大之後寫的社運新聞稿偶爾也免不了這種海口,就和兒時的我彼此原諒吧。

幾個月前去聽一位前輩的演講,頗具抑揚頓挫,或者提問,或者引爆反應,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才覺得好一陣子沒聽過這樣的演講了──除了網路上的TED論壇之外;許多場社運座談,多半語氣平鋪直敘地講/討論下去,有幽默感的人當然還是隨著天分散發趣味,但大家普遍不會覺得一定要設計這種東西,感覺上隨興而為。

我在想說,從頭到尾一直跟著簡報講話的話,難免容易依賴它吧;反過來說,在沒有簡報讓台下分神的情形下,自己會時時感到台下可能昏昏欲睡的壓力,多少想抓緊目光,尤其以前那種投影片時代的簡報,還只能用黑筆畫些粗糙直線,又不像現在PPT花樣很多,除非習慣被冷落了,不然講著講著不免會動動手勢,跟以前有很多人玩瑪莉歐兄弟快死了就猛搖操作器起來一樣,雖說是畫蛇添足,但也證明了有這樣的環境刺激。

從小就在PPT簡報環境下長大的朋友,對於沒有它的演講情境,提出的問題都是與它相關的功能要如何被替代,當下我才開始想了一些簡單的答案,但也沒必要多想,反正是不同呈現的方式,應該各有利弊而不需要完全替代吧。

像手上準備著的,預定11月26日晚上在交大(綜合一館104階梯教室)的演講「311核災中的同志」,跟我預定發表在第60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的文章同樣題目,但因為一個是文字,一個可以放圖也可以放點影片,不同的表現方式讓內容也大不相同,不同到讓我覺得不同媒介版本的東西簡直像兩回事,如果我用傳統演講方式表現,大概跟文字版相去不遠吧。

尤其要介紹其中複合類型的作品時,因為是既像舞蹈又像裝置藝術的東西,就算有介紹文字給了一個定義,還是覺得怎麼寫都不如一張圖片來得百聞不如一見,我想,在可以運用多媒體介紹東西的時代,可能我們可以做到最傳真的展示,但或許不容易寫出像老殘遊記「明湖居聽書」那樣,有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等等的名句的、極刺激想像的文章了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