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科技農夫電腦犁田一根手指種百甲

中時電子報/中國時報 【(執筆:周曉婷)】 2012.10.31 00:00
頂著材料光電學士學位返鄉務農的蘇建鈞,靠著GPS定位和Google map,規畫農機具行進操作動線,管理兩百多筆分散在台南多個區里農地,投入三年,如今是年薪百萬的科技農夫。  蘇建鈞表示,「台灣是小農制,一般農民的田地頂多幾甲,動線很明確,不太需要用GPS定位」,他因承租的農地太分散,為了減省農機具操作成本,得規畫最佳動線,「動線簡化就是省錢,省多了就能創造最大利潤!」  今年廿七歲的蘇建鈞,本想畢業後存三百萬開升學補習班,但大學時到加州研修理科兩個月,觀察到農業機械化大規模耕種的利基,讓原本覺得務農是苦差事的他,捨補習班夢想回鄉務農。  蘇建鈞說,他務農不追求「最大營收」,但要爭取「最大利潤」,動線管理是第一步。蘇建鈞表示,因為家裡參加「小地主大佃農」計畫,連同租來的農地,耕種面積有八十五甲,「兩百多筆農地、四百多個地號,分散在善化、麻豆、官田、山上等區,光是巡田就要花上一、兩天,沒有動線管理根本做不來!」  蘇建鈞用Excel把十幾種雜糧作物的特性作生產端管理,又去高雄旗山向種植兩百多甲毛豆的侯兆百請教,侯教他用GPS定位,蘇建鈞靈機一動,再加入Google map,標出每塊田,規畫農機具行進動線,「農機具移動緩慢,油料及輪胎耗損很大,動線管理可以省成本還能節能減碳!」  兩年前,智慧手機尚不普及,蘇建鈞回家用電腦自己輸出農田區位及地籍圖,「給人家做大圖輸出要花一千多元,我自己九十幾元搞定,用膠帶黏起來一樣好用。」  「其實不是很深的技術,說穿了也不值錢!」第一年投入農業時,蘇建鈞幾乎有八成的時間待在田裡,現在在田裡時間少一半,其他時間待工作室操作電腦。他的夢想是,做一個可以坐在耕耘機上,輕輕鬆鬆看報紙、玩ipad,用一根手指管理上百甲地的現代農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