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國際環境評論:一個崛起中的國際食品強權:中國(下)

立報/本報訊 2012.10.29 00:00
■倪世傑中國肉食消費量激增在過去30年間,中國民眾的肉食消費量增加了4倍,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消費了7,100萬公噸的肉類,約佔全球消費量的1/4,如果再加上美國佔全球肉類總消費量的32%來計算,兩國將近消費了全球6成的肉類。當前中國每人每年肉食品消費量為60公斤,台灣則是70多公斤,但前者的成長曲線仍是往上走,後者則與已開發國家類似呈現些微下降的趨勢。在中國國土面積只有14%為可耕地的前提下,一旦快馬加鞭的提高人均肉類消費量,就意味著更多的土地、水與飼養禽畜飼料的穀物,這三項,中國現在都缺乏。所以,只剩下「進口」此一最為快速解決的方法。也因為對進口食物需求孔急,帶動了大豆、玉米的國際價格,而連帶造成同樣需要糧食進口的第三世界國家糧食危機。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中國民眾也相當不合理,肉類飲食習慣在城鄉之間就呈現一段不小的落差。中國農村的民眾哪裡有可能每年吃上60公斤的肉類?換言之,從平均數的觀點來看,1/5的城市居民顯然每年吃掉更多的肉,才有辦法把這平均數「提升」到60公斤。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廚房今天的中國,不僅繼續縫紉著成衣,組裝著電腦、手機與兒童玩具的國度,中國現在也依靠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成為食品出口國;然而,就如同上週我們提到的,中國的食品安全衛生問著實讓人不安,但卻也無損他做為「世界廚房」的地位。從2005到2010年間,中國食品的出口量翻了一番,中國出口的食品幾乎可以擺放在全世界民眾每日的餐盤中,而全世界國家當中,又以日本進口了最多中國出口的食品。而在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日本對中國蔬果等農產品與水產品的需求更多了,另一方面,日本因為農、水產地區遭受核輻射污染連帶挫傷了農、水產品出口的能力,中國的產品極有可能填補這個空缺,加深中國農產品在東亞週邊國家的貿易份額。▲上海的某市場內,一名婦女手拿50元紙鈔,等肉販將豬肉切好給她,圖攝於2011年1月20日。(圖文/路透)廉價勞動力是中國食品工業的優勢。相較於歐洲國家,食品工業由於生產力提升以及勞動力短缺之故,早已進行相當程度的全自動化作業,機器設備的投資所需要的成本遠遠高於中國幾乎取之不竭的勞工,生產成本低所造成的低食品價格相當有利於中國食品的出口,而且,中國企業幾乎能夠生產所有的冷凍與速食食品。像是中國產的煙燻鮭魚在全球市佔率愈來愈高,而北京烤鴨口味的冷凍披薩餅售價只有歐洲價格的1/5。對最具有消費實力的歐美國家,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工資上漲出現瓶頸以外,也侵蝕著歐美本土的食品產業,讓中小型食品加工業者更難以生存,因為由跨國企業所組成的大食品商與通路商對價格更為敏感,訂單會下到哪裡再明顯不過。農村生產關係的調整與考驗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提到,當前中國政府的農業政策是朝向大型農場的發展,一旦建立資本密集的大型農場,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小農將被逐出土地,中國的7億農民要往哪裡去?改革開放的邏輯是一切市場化與資本主義化,當今中國實現農業改革最快的辦法與幾個世紀前英國的圈地運動沒有多大的差別,就是透過農村地帶的城市化與農場資本主義化的方式,以國家力量徵收農地的方式,把一部分的農民趕到先建立的城市公寓樓房中成為城市居民並轉化其職業結構,另一邊則是農民雇工化,這兩項作法有有助於增加產業後備軍的方式對工資上漲設下一個天花板,以繼續維持世界工廠的利潤來源,繼續擴大農產品出口與實現農業資本主義化。在這當中,仍居生產主流的家庭農場必然受到衝擊,但顯然家庭農場具有吸納人口與勞動力再生產的社會功能,因此還會持續下去,農業資本主義化的速度會加快,但這仍是一個漫長的轉型過程,農業地帶出現1990年代工業地區暴動的可能性相當低,中國做為世界廚房的地位也因此越來越穩固,而成為另一種「隱性霸權」。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