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萬曆十五年》導演胡恩威談文創 呼籲港台人才「走出去」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2012.10.28 00:00
延續昨天以中港台文創政策為主題,舞台劇《萬曆十五年》的導演胡恩威今天下午在誠品信義店,繼續第二場「胡恩威談文創說政策」講座。 今天主題為「文創政策與藝術發展」,胡恩威特別舉出美國與韓國的成功經驗為例,對照目前兩岸三地的發展現況。他認為美國的藝術娛樂產業有長遠歷史,具備專業化、工業化、產業化三項特色。產業內的每個角色分工清楚,並且從投資、融資、 經營、發行到收入計算已經有一套完整的運作系統。 而近年崛起的韓國,看似在近年內有突飛猛進的成長,其實早從90年代便已開始著手人才的培養,並且在市場上也限制國外娛樂產品配額,保留本地產業發展空間。所以看似突然崛起,其實已經有三十年的發展過程。 新聞圖片 以此反思兩岸三地的文化政策與產業思考,則缺乏長遠的眼光。他認為許多港台業界常以市場太小無法發展出與西方相等的製作物。他對此卻提出另一種觀點,他指出港台人口總計三千萬,其實等於整個北歐國家的人口數,但北歐國家仍然能產出優秀的設計與文化產品。所以,「市場沒有大跟小,只有東西好與不好。」 另外他也提醒港台創作人不要對中國市場抱持太多幻想,大陸雖然有廣大市場,但繁瑣的審核制度對創作上有很大的限制。他舉例今年頗具政治警示意味的《萬曆十五年》在香港重演時,觀眾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大陸,因「為像萬曆這樣的戲在大陸是沒法演的。」 他建議港台創作人才應該「走出去」,而不是「走進去」。走出去與國際合作,建立平台才能有影響力,走進去(指進入中國市場)就很難有這樣的力量產生。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