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雜費喊漲/校方多樂見 家長學生痛批扯

自由時報/
12 年前
〔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教育部學雜費調整方案出爐,大專校院可望調漲學雜費,公立大專院校學雜費最高可調漲十%、私校最高則可調漲五%,大學多樂見學雜費鬆綁,但家長與學生則是罵翻天。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痛批:「經濟這麼拮据的時候,完全不合適!」同樣參與專案小組討論的學生也痛斥:「毫無共識,草案從哪來?」

教育部耗時五個月研擬「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昨曝光,據了解,教育部為研擬方案,號召組成「常態性學雜費調整工作圈」,但高教工會曾痛批「假研議、真調漲」,拒絕與會。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昨高聲質疑,全家盟數度在工作圈會議中提出,要求教育部計算出成本,「漲在哪、花在哪,這些數字都不清不楚,五%從何來?」

他直言,最近一次會議於九月間舉辦,當時並無調漲幅度,「不能只為了急著送立法院過關,就這樣天馬行空;如果未來要成為固定的浮動機制,更應該謹慎清楚計算成本。」他呼籲,應重新召開會議。

流程還沒跑完就送草案 學生呼離譜

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召集人林家興也直呼離譜:「扯!流程還沒跑完,就擬出要送公聽會的版本。」

「漲公校補弱勢」 被批障眼法

至於教育部提出的「漲公校、補弱勢」方案,林家興說:「瞎!全國公校學生佔三成、私校佔七成,漲少數學生的學費補弱勢,這是用弱勢生當障眼法。」

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成員董泓志也批評:「弱勢補助只是騙人的藉口,是用來妝點調漲學費的門面!」

董泓志認為,若真要補助弱勢,應透過國內稅制的重新規劃與分配,而不是漲公校新生學費,「太詭異,很不可思議!公校漲學費用來填補教育部抽走的經費,教育成本怎可轉移為個人承擔?」

但大學學雜費凍漲多年,不少大學樂見學雜費鬆綁。台大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台大六、七年沒漲學費了,真的撐不住。」他說,樂見草案補助弱勢,但希望調漲部份能盡量用在原來學校。成大則表示,短期內未計畫調漲學雜費。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昨樂觀其成指:「非常希望方案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