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生技產業大夢一場

立報/本報訊 2012.10.23 00:00
行政院針對本地的生技領域的博士,規劃了年薪一百萬、每年一百個生技博士的方案。此案一出,立刻受到各界矚目,批評最多的是資源分配何以鎖定生技領域、有浪費公帑之嫌。不過,從台灣近幾年發展生技產業的布局來看,這是一場不得不做,卻也幾乎毫無希望的產業嘗試。台灣對於生物科技布局甚久,在40年前就已經開始,但是一直沒有具體的突破。近年則是在本地的半導體、電腦產業,遲遲無法從代工的困境找到出路下,開始興起了發展新產業的嘗試。生物科技產業被視為是半導體產業之後,台灣另一個重要的產業發展的方向。背景之一是人口高齡化之後,所形成的健康、照護產業,這其中形成許多新的產品形式,需要結合不同領域的產業技術,例如生物技術與電子產業的結合;背景之二則是西方的生技、製藥業,有意進入東亞、中國大陸市場,所形成的產業合縱連橫機會,例如東西兩方地廠的結盟。台灣自詡在電子產業有傲視全世界的經驗、技術,加上體質被歸類在華人地區,在戰略上可以作為西方的製藥、醫療器材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前哨戰,因此產官學界躍躍欲試,近幾年不斷的有各種的合縱連橫。除了國科會等官方單位從產業結構、產業政策著手,業界也跟民意代表合作,預備透過修法來解決生技產業所面臨的法律制度。產業整體的氛圍堪稱樂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對於生技產業的設想,除了進入門檻較高的製藥,還有醫療器材等領域,由於這類產品的製造過程混雜了機械、電子等技術,比起傳統認知的生物、製藥產業要來得多元,讓有意投資進入的業者有較多的希望與想像。但是,這只是一場幻夢。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機會無窮」的樂觀氣氛,並不是只有出現在生技產業,許多領域都曾經發生過。台灣近60年歷史就有過多次這樣的夢想狂潮:1950年代的食品業、味素產業,1970年代的家電產業、化學工業,1980年代的電子業,都是前例,只要翻看當年的文獻,就可以看到各種「畫大餅」的樂觀氣氛,絲毫不輸給近幾年的網路、綠色能源等熱潮。甚至,對於台灣處於世界整體產業版圖中的戰略位置的想像,都有很高的相似性。以今日的情勢來對比歷史,並無法看出台灣的資本家,以及政策的規劃者,在兩個不同年代之間,對於產業發展視野,有明顯的差異。儘管相隔了30餘年,但是,對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發展的策略思維,幾乎還是將台灣視為西方業者的技術、產品,在進入東亞、中國大陸等地時的轉接點。嚴格說來,儘管生技產業被視為高科技,但是在產業跨國運作的策略想法上,其實與製造業沒有太大差異。因為,我們很容易就會將台灣的產業戰略位置,從地緣、產業競爭力的角度來看,頗有一廂情願的危險。因為,從電信、化工、服飾等產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國外的業者已經逐漸摸索出,不依靠台灣就直接進入中國大陸的運作模式。台灣人自詡為在思考方式、語言文化都接近中國大陸,甚至在華人世界有一定的領導地位,因此西方人要進入中國大陸這個廣大的市場時,就很難略過台灣業者。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經驗顯示,在商業運作的世界中,這種優勢並不必然有絕對的影響力。因此,台灣的生技產業,仍然需要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才有可能在跨國的資本勢力重組過程中,找到競爭的優勢。這是台灣的生技產業,經過近40年的跌跌撞撞的摸索後,仍然難以突破的門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