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心理師在偏鄉:談居住正義 應談醫療不公義

立報/本報訊 2012.10.16 00:00
■張巍鐘在台灣不同縣市福利大不相同,幼兒照顧階段就出現嚴重資源失衡,常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台北巿與新北市對新生兒提供各種措施,讓其他縣市非常羨慕。讓人不禁思考:同樣是台灣的孩子,為什麼有天差地遠的待遇?這個問題凸顯了政府政策長期重北輕南、重西輕東。政府權責上分為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理想上,中央政府應該全面考量不同縣市需求,而分配資源與制定政策。但中央政府往往都只以用人口數來思考資源分配,造成嚴重差異,台東醫療設備不足,要治療急重症就必須長途跋涉約3個小時到高雄,以致於很多人在南迴公路就過世了。運動在疾病預防上極為重要,所以像是雙北在中央政府補助下設立區域運動中心,但是離開這兩個直轄巿,其他直轄市就沒有這種優待了,更別提更小的縣市。當建設都優先在北部都市,其他地方就只能等待並承受城鄉差距。但是人民醫療與健康,根本禁不起等待。北部各種資源多,先前台北市甚至表示可以資助受風災的屏東縣。長期資源分配的結果,就不難理解在台灣最邊緣的角落、台東縣民平均壽命遠遠低於北部直轄市,而北部直轄市平均壽命最高。不光是疾病預防,台東各種資源,如醫療、交通、教育、工作機會,都遠遠比不上北部縣巿。台北是台灣發展的重心,重大建設可能有所差別,但是人民基本的權益不該有異。遠離疾病、維持健康不該有區域之別;孩童受照顧的程度,不可因出生地或居住地而有分別。現有的制度是造成城鄉差距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不同地區民眾從出生開始,所擁有的「人權」根本不同。然而,醫療照護資源是所有人都應該公平享有,不該有任何差距。(臨床心理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