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迷走地圖:台灣轉型有機農業的結構困境 上

立報/本報訊 2012.10.15 00:00
■向紅岩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創辦之「仰山文教基金會」13日提出「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草案,計畫於11月9日舉辦座談、11月中旬將草案送進立法院,期望透過完善的法制作業,促進台灣30年後成為有機農業國。

回顧我國自1980年代將有機農業納入農業推廣政策項目之一,迄今30餘年耕種面積成長幅度遲緩,主要原因包括政治、經濟與社會等諸多面向。以我國推廣農民種植有機稻米種植的實務經驗為例,有機農民所面臨的結構困境如下:

一、經濟面。有機農民在產銷過程中的每一道步驟,都深嵌在傳統慣行稻作商品生產的分工體系中,並得額外吸收傳統慣行農業所致化學污染的環境成本,在水源、土壤與碾米等生產要素上,盡可能與傳統慣行農業隔開,以致有機米生產成本比慣行米高;另方面,有機米總生產面積不大、單位面積產量相對較少,很難藉總量均攤成本,導致售價不易壓低,即使擴大生產面積,又會面臨直銷通路不足吸納與散戶客群不穩的狀態,導致最後寧可回頭將大部分的有機米低價拋售給傳統批發商。

而有機米通路不穩的問題,又會讓其他慣行農民更不敢貿然加入有機生產行列。於是有機農業生產規模繼續成長緩慢,少數有機農民繼續吸收大量慣行農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成本,面對大量慣行米的低價競爭,直到撐不下去,最後小農又紛紛離開有機生產的行列。

另方面,小農逐漸退出有機生產行列與大資本逐漸進入有機市場的趨勢,可說是同時並行的。相較傳統運銷通路在集貨、分裝、分送等管道皆已發展成熟,有機農產品的通路則尚未整合。許多大企業如統一、台塑、永豐餘等,眼見台灣有機消費市場的規模和數量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紛紛投入這塊還未完全開發的處女地,然而,資本的大舉投入,卻會使小農在有機農業的生存空間變得更加嚴峻。

這些大財團為搶佔有機產品的大型通路,特別講求合作對象的產量必須符合規模經濟以維持穩定供應,一般會找大農場主談契作、找大型碾米商談物流合作。表面上,大財團競相搶攻的是大型通路,似乎與有機小農走直銷通路和有機專賣店分屬不同的市場區隔;但實際上,在同一塊市場大餅中,小型通路(直銷宅配、有機店鋪)和大型通路呈現的是拔河關係,當大型通路以各種優惠與便利管道去爭取潛在有機消費者時,有機小農可爭取的市場空間勢必受到高度擠壓。故,對有機小農而言,如何另覓出路或在傳統通路中避免耕種所得再度被大型加工業者與通路商所分食,乃其主要之生存關切。(下週續,自由撰稿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