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新文學運動奠基者 五四思潮 張我軍引入日據台灣

中時電子報/王銘義/北京報導 2012.10.14 00:00
「我的父親張我軍是一位既有中國情結,又有鄉土情結的台灣人!」被兩岸文學界視為「台灣新文學運動奠基者」張我軍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際,張我軍之子何標(原名張光正)在其父親全集重新出版後,認為對張我軍「台灣愛國愛鄉作家」的客觀定位,將可正本清源。

大陸部分涉台團體日前在北京的台盟中央舉行紀念張我軍的座談會,同時增訂出版由張光正主編的《張我軍全集》。原籍彰化,前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在序言寫道:「張我軍是把五四運動的新思潮、新文化,介紹到日據下的台灣的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拓者。」

出生在台北板橋的張我軍(一九○二至一九五五年),早年與曾旅居北平的連震東、洪炎秋、蘇薌雨等人並稱「四劍客」。張我軍育有四子,長子張光正留在大陸,其他都留學美國,次子張光直為世界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亦曾任教於耶魯與哈佛大學。

張光正說,五四運動之後,在台灣介紹白話文的人,只作正面宣傳,沒有觸動台灣舊文壇。首先向舊文壇開炮的就是他父親,由此引發新舊文學的大辯論;張我軍曾批評日本總督以「賜茶、吃酒、請作詩」為誘餌,推行懷柔同化政策,其炮轟矛頭即對準帝國的殖民主義。

張我軍對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起源於早年他從台北前往廈門、北平,以至後來受五四運動的洗禮,對日據時期台灣文壇的批判。一九二四年,張我軍在《台灣民報》發表「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對依附在殖民者的舊文壇進行嚴厲批評,掀起了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論戰。

張光正說,其父早年主張「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支流」,被評為「代表台灣作家不畏強權的道德良心」。但後來隨著「台灣文學主體論」、「台灣民族文學論」出現,張在台灣文學史的定位被人從「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旗手」篡改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台灣代理人」。

兩岸因史觀差異,外界對張我軍文學定位屢有爭議。張光正說,甚至有人將其父與楊逵、林海音列為「斷了根的台灣人」,直到二○○七年馬英九總統在紀念五四運動時,連續發表文章闡明張我軍在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作用,對其愛國愛鄉作家的定位,才有所正本清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