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規畫工業區開發新市鎮台商憑軟實力 挺進內陸

中時電子報/李道成/廣州報導 2012.10.10 00:00
在製造業投資環境逐漸惡化後,許多大陸台商都在亟思如何轉型;東莞、廣州台商協會的多位會務幹部,在無心插柳情況下,把台灣人規畫工業區,還有新市鎮開發的模式帶進了一些較晚開發的城市。不但成就另一番事業,也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另一項利器。

東莞台商從五、六年前,就在思考要轉移部分產能到北方或內陸地區,在因緣際會下,首先來到了東北瀋陽的鐵溪區,協助當地政府規畫開發工業區;想不到,因為妥善的構思,加上招商非常成功,不僅有台資企業進駐,陸資本地企業更是捧場。

在台商實現了理念,賺到了銀子,地方政府則有了政績後,東莞台協團隊的名聲一下傳了開來。許多內陸與北方城市聞風而來,鐵溪區更是撥出了四百多畝土地,讓東莞台協的團隊去做造鎮計畫,不僅工業用地,還包括了住宅與學校的開發。

據東莞台協常務副會長王添財表示,由於台協會員從事各種行業,在這個規畫案中,當地區政府要求設雙語學校,以滿足BMW設廠後,當地居民對高品質教育的需求;順應這項要求,東莞台協立即有辦教育的台商接手,一一克服難題。

除了瀋陽,東莞台協還承包四川成都、江西贛州的工業區規畫案;這二個案子在瀋陽模式成功的帶動下,不僅面積更大,同時包括的開發範圍更廣。另外,即將成為第四個案例的河南駐馬店,則是準備撥出更大的土地,與東莞台協合作。

同樣是製造業已無太大發展空間的廣州,市台協今年則是與河北滄州簽約合作,該市第一期提供二千畝免費工業用地給台協會員,第二期四千畝、第三期一萬畝則是以優惠價格售予台商。

沿海台商協會在內陸與北方,為當地官方規畫工業區也有潛藏問題。據一位實際參與執行的台協幹部指出,現在中央與省對地方政府的管控嚴格,每畝土地的投資強度動輒一百到二百萬元人民幣。

甚至部分城市還嚴格規定,除了投資強度外,投產後每年交稅也要達到一定標準,否則就得退出或罰款。這位台商認為,如果嚴格落實規定,那工業區規畫、建設的再好,可能都招不到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