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黨主席淡定 破冰等不到蘇暖

中時電子報/陳文信/特稿 2012.10.09 00:00
從不斷定位謝長廷訪中是「私人行程」,到昨天強調台灣中國互動要「公開透明」,儘管蘇貞昌未對謝長廷的中國行口出任何惡言,但肯定也不是謝長廷期待的「溫暖的言語」。蘇貞昌在想什麼?他還想聘任謝長廷為中國事務委員會負責人,把謝此行成果納為黨用?抑或是先照顧基本教義派,把謝長廷的訪中言行與黨的立場對立起來?

從謝長廷上周宣布登陸起,蘇貞昌始終不願明確回應,有所評論時,也只誇謝「聰明智慧」,絕口不提此行能否替民共互動開展更多可能;謝訪中期間,蘇更「跳針」般不斷重覆說著「這是私人行程,不代表民進黨」。如果是因為擔心不知中共會出什麼招,因此暫且觀望,或能說得過去;但昨天謝長廷已經回國了,有必要除了「要求公開透明」之外,沒有任何一句溫暖言語嗎?

謝長廷在對岸與中共官方人士接觸的言行,確實不符行前向黨中央報備此行屬非政治行程的說法。然而,任何想要互動、對談的雙方,在不涉立場的形式上互相妥協乃是常態;且謝此行不公開的會面行程,都隨即主動發出新聞稿,甚至親自出面說明並接受提問,已在現實條件下盡可能做到公開透明。

此外,謝長廷五天行程裡,絕口未提民進黨最在意的「一中」字眼,甚至連接待的中共高層官員相對克制地不以「一中」、「反台獨」等話語非難謝長廷,其實已經為未來民共高層交流投石問路。如此成果,如果還要為了「謝長廷為何會在祭祖時流淚?」「為何不公開雙方的會面行程?」「憲法各表何異於一中各表?」不斷論辯詰問,這豈不是民進黨搬石頭砸自己腳?

身為黨主席,蘇貞昌應苦思如何將謝長廷的破冰成果,轉化為民進黨兩岸論述的資產,否則開再多讀書會也沒用,所謂「超越」更徒托空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