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設廠國土證延宕 台商西進陷泥淖

中時電子報/李道成/廣州報導 2012.10.08 00:00
台商轉進內陸,近年早已成為大陸沿海台資企業的一股大趨勢。但也因到內陸投資台商日漸增多,以往超多的優惠,現今卻變成限制多多,甚至連土地的取得,部分地方政府在中央的壓制下,都嚴格規定必須在指標之內,才能取得國土證。

一位在安徽省馬鞍山投資的廣州台商就透露,不少台資企業在內陸省分的新投資,即使合約早簽了,廠房也建好,設備也安裝妥當,甚至開始投產,但因為地方政府的工業用地指標用完了,國土證要拖到明年新指標來,才有機會拿到。

這種現象以往很少發生,因為國土證沒到手,一方面要跟銀行安排融資相當困難,還有台商擔憂,萬一拖太久,碰上地方領導換人,或是中央、省的政策改變,國土證沒拿到往往會成為懸案,這個問題可遠比設廠後沒訂單更麻煩。

這位台商表示,為了招商引資,吸引台商來設廠,地方政府官員都會說工業用地指標還沒用完,但想不到,領導為了拚GDP,部分城市竟然先撒謊,請君入甕後,再告訴你慢慢來喬國土證;還真的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還不如領導一句話」。

事實上,不只是安徽省的許多城市,都有台商因為指標不夠,拿不到國土證的案例,連更內陸的湖北、四川等省分,都有不少台資企業深受這個問題困擾。

在湖北的襄陽就有一家台資鞋廠,同樣因為指標不足,國土證無法取得,加上招工困難,營運規模不如預期,在地方政府要求下,後來不得不以低價賣掉原先承購的工業用地。

除了土地指標有限,台商取得國土證時間普遍延宕之外,目前內陸城市也跟上沿海的腳步,每畝土地也開始講究要投資金額達標,否則同樣拿不到土地。

以台商集中的昆山、蘇州來說,每畝的投資指標往往都在卅萬美元以上,目前內陸地區招商的土地投資指標同樣水漲船高;尤其是近年開始許多電子產業西進,一些內陸大城市的每畝工業用地投資指標也都上升到十至廿萬美元,與部分沿海區域不相上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