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失業率、青年失業率雙雙創新高,經濟景氣則連續十個月藍燈、史上第二慘,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預估,就算第四季出現復甦,恐也只是短暫的「假性反彈」,經濟不會出現V型快速回轉、復甦之路將是遲緩漫長;政府應對民眾坦承這是「不景氣的年代」。
他並警告,拚經濟「一個月有感」的說法恐怕只是製造笑話,政府不應再以短期方案去追求「美化數據」,不能只想靠凍結薪資、引進低薪便宜外勞來為企業創造利潤,台灣要的是「包容性的經濟成長」,須是可以全民雨露均霑的經濟成長,一味追求短期的數據美化,恐反將對國人就業及經濟發展種下惡果。
Q:八月失業率四.四%、青年失業率十三.六%,雙雙創新高;您去年就預言失業問題會在總統大選後真正顯現,如何看失業問題?有惡化趨勢?
A:去年主要是看到經濟大環境沒改善,雷曼倒閉、歐債問題,各國政府多以擴大支出、寬鬆貨幣政策硬拉抬經濟,儘管有些「假性反彈」、有些企業又進貨,其實大環境沒改善,這種反彈撐不了多久。
而且台灣經濟受中國經濟影響很大,去年中國就是靠擴大支出把經濟暫時撐住,各國為救經濟支出所佔GDP的比率,中國是最高的。但貨幣寬鬆政策也造成嚴重通膨,中國就會改採緊縮政策,因此台灣連帶遭遇經濟衰退,失業問題當然也惡化。
台灣的經濟景氣已連十個月藍燈,GDP從保三變成無法保二,國際還有很多氣候、政治等非經濟因素影響。就算政府預估第四季會有好轉,恐也是短暫「假性反彈」,估計支撐不到一年或半年。整體經濟而言,今年絕不會是V型反轉,經濟要復甦會較緩慢,要挨一段時間。
Q:近期直言台灣就業出現「失業年輕化」、「高學歷高失業率」、「工作貧窮化」,癥結何在?
A:一九九○年代台灣失業率約一.四%,到兩千年上飆到三%,但當時經濟狀況還不錯,且失業多是中高齡。目前轉向年輕人失業率快速增長。
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歐美國家多已突破二十或三十%,台灣十三%還不算太糟。但歐美OECD國家是不景氣、工作減少,且失業青年五分之一以上是連高中學歷都沒有,只要經濟復甦、增加工作,失業就可改善。台灣卻是「高學歷高失業率」,且不單純是沒有工作機會,有些企業有職缺卻還找不到人,牽涉到教育與產業脫節的結構性問題。就算經濟復甦,青年失業未必能改善。
一九八○年代前,教育是政府人力政策的一環,從產業所需回推培育人力。但九○年代後,經濟所得提高,家長普遍望子成龍、念大學,所以推動廣設大學,目前台灣年輕人在大專唸書已達八十二%,只輸南韓、美國,比日本、德國、法國都高;但台灣的知識經濟根本還未發展出來,產業還是金字塔結構,需要最多的還是中低階管理或技術人力,不是高階人力。
至於「工作貧窮化」,這幾年薪資沒上調、甚至倒退是事實;政府說經濟不景氣是原因之一,但跟台灣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南韓,薪資卻向上成長,顯示景氣不是決定性因素。
一是產業發展策略出問題。九○年代傳統製造業漸失競爭力,出現中高齡失業,政府為解決失業而發展內需產業,過去十幾年就業人口增最多的就是服務業等,產業沒有垂直升級,服務業基本薪資其實更低。
另一是企業人力管理策略改變、也有「M型化」問題,分為核心幹部及非核心人員,前者人數少但薪資比率高,後者人多但待遇未必好,很多上市上櫃公司為了財務報表好看,早把利潤比率訂好,員工薪資變成只是「殘差」,景氣不好,公司還是有獲利,員工卻無薪假、資遣一堆。
Q:最近國科會、教育部都提出人才培育方案構想,宣稱要解決人力問題,是否有改善可能?
A:這些部會都喊要改善教育與產業脫鉤、人力供需失衡,提出構想卻多是以引進大量外籍人力為多;令人擔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惡化失業。
優秀的外籍人才絕對是我們搶著要,但過去規定專技外籍人士來台工作月薪不得低於四萬七、且要有國際兩年工作經驗,目前卻擬放寬不需工作經驗、且月薪門檻降低到比照國內兩萬六,幾乎與目前外勞待遇差不多,所以我一直提醒,不要造成「假專業、真外勞」。
另一矛盾是,本來希望大學退場,但後來馬總統說大學可以「國際化」、不必退場。國際化這名詞很美,在台灣卻很多是招不到生的學校喊的;中南部已有個案,是企業去東南亞找好人力,透過建教合作進大學,根本不是來唸書,而是到企業實習工作。這是另一種「假學生、真外勞」問題。
到底台灣有無大量專業高級人才的短缺問題?目前高喊要國外優秀人才的是中研院、大學等研究單位,所需高階人才其實有限,主要是薪資結構需公教分途。政府高層卻擴大成是整體產業高級專業人才不足,但其實台灣還在走代工、勞力密集的產業路線,例如許多公司缺的是三班制、可上夜班的製程工程師,不是高階研發人力。
政府要弄清楚產業需要哪種人才?缺工理由是什麼?不能草率鬆綁「假學生」、「假專業人才」變相引進外勞。
Q:政府提出基本月薪要調高,失業率要兩季低於四%、GDP要高於三%,馬總統上任後就幾乎沒發生這種條件狀況,短期內基本工資調整無望?
A:政府很多政策思維都太偏向企業。應要讓企業分攤責任,薪資分有基本工資及生活工資,例如一個人基本生活薪資需兩萬二,一萬八基本工資是企業責任,政府應是分攤四千元的生活需求。
政府拒絕調高薪資怕得罪企業,還有其他可保障勞工待遇方法,例如可授權讓工會壯大,讓勞資直接協調。此外,許多上市櫃公司的薪資分配很不均,勞委會除了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外,政府還有薪酬委員會可檢視分配企業財務,可擴大其功能,引導企業薪資結構重分配。這就要看政府有沒有認真要改善勞工待遇。
Q:相對地,政府似已底定要讓本勞與外勞薪資脫鉤,勞委會主委無力回天而請辭;如何看這問題?會造成另一波衝擊?
A:政府又談外勞與本勞脫鉤,明顯是要讓企業可用更便宜的外勞人力 ,儘管宣稱只在「經貿自由港特區」實施,其實就是「就業歧視」。過去實施經貿特區的國家,引進外勞壓低薪資,是孟加拉、斯里蘭卡等較落後的國家。台灣現在要設特區引進低薪外勞,是經濟及人權的退步做法。
外勞、本勞脫鉤所牽涉的,一是台灣做為國際公民的責任,這是工資歧視、違背普世價值。二是企業若缺工,外勞人數可再討論,但薪資一旦脫鉤,企業引進低薪外勞,就算在特區,本勞薪資及就業一定也會受到衝擊,所得分配惡化。
政府號稱只要企業賺錢,相對就可回饋造福本國勞工,其實是口號。台灣需要「包容性的經濟成長」,要雨露均霑、可讓全民普遍共享的經濟成果,不是降低成本、提供廉價勞工去造福少數企業。
Q:政府過去推動許多短期就業方案並沒遏止失業;如今號稱要三個月改善經濟、一個月讓人民有感?有何看法?又有何建言?
A:政府宣稱「工作低薪化」問題要解決、要推有感經濟,卻又告訴民眾,基本薪資不能調漲,否則不僅沒有茶葉蛋,連一粒米都沒有。而高學歷失業問題嚴重,卻又說要引進外籍勞動力,很多是矛盾的。
國際經濟景氣低迷下,政府不要只想著推出短期見效方案、要立即「拚數據」,過去已有太多口號,目前許多構想也是新瓶裝舊酒。提出一個月就要讓民眾有感的口號,更只是讓人笑話,如果一個月就可改善,為什麼不早點做?不如承認這是不景氣年代的事實,坦承短期內無法有效改變經濟局勢。
政府較可做的是擴大發展內需市場,鼓勵增加民間消費及需求。更重要的是,在這段等待經濟復甦的時間,要照顧人民生活基本保障,民生壓力除了薪資低外,還有油電雙漲惡化通膨壓力,物價、房價居高不下,參考新加坡在國民住宅、托育國有化等措施,政府須提供更多民生扶助。
政府也要思考長期改變人力與經濟結構性問題,例如是否拉長到兩年的完全職訓,讓台灣的人力結構可徹底脫胎換骨。不要只是想短期美化數字,而是要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