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消失二十年 石梯坪海稻米「米粑流」重新問世

台灣好新聞/ 2012.09.29 00:00
記者黃士翔/花蓮報導

以往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海岸,只有一望無際的荒蕪與寂寥,今年經過村民振興部落的決心和努力,以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政府單位的共同努力一路扶持,使當初看似困難重重遙不可及的梯田復耕得以成功實現,今年來到石梯坪海岸時,映入眼簾的不再只是蔚藍的海洋與鬼斧神工的海岸奇觀,更增添了層層金黃的稻浪相伴,彷彿回到昔日的梯田風華。

圖說:石梯坪海稻米在陽光下風吹稻浪展現另一番景緻。

石梯坪海稻米的新名字「米粑流」為原住民語中的互助合作之意,當初部落決意復耕時,感謝花蓮林管處開通灌溉水路,以及花蓮農改場的一路相伴,並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水稻及病蟲害的專家輔導有機栽培技術,在完全沒施用任何肥料及農藥下,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維持,也因為花蓮農改場引進有機資材管理概念,讓病蟲害發生機率壓到最低,使復耕時遇到的重重困難得以迎刃而解,使水稻生長充實飽滿並順利收割,並以「米粑流」命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歡喜收割後港口部落團隊並沒有獨佔收成,除了分送感謝部落地主及團隊成員外,充滿愛心的藝術家舒米如妮親自設計包裝,並委託「財團法人中華啟能基金會-春暉啟能中心」的孩子們製作包裝用麻布袋,再由部落的婦女團隊們一針一線手工縫製鈕扣及裝袋,可說是從插秧、栽培、收穫至最後的小包裝米,包包都充滿著滿滿的幸福、愛心與意義。

圖說:海稻米由部落婦女親自設計製作包裝充滿愛與幸福。

首次復耕推薦選用的稻米品種是由花蓮農改場育成的香米品種「台稉4號」,具有穀粒飽滿、株高較矮、口感佳及香氣濃郁的特色,恰好適應海岸風大的環境,這次石梯坪梯田復耕的規模將近六公頃,稻榖產量約每公頃3000公斤,雖然在產量和品質上都有超乎預期的良好結果,但仍有梯田地利不均及整地困難等等問題必須逐一克服。

第一代「米粑流」成功問世後,花蓮農改場也將繼續輔導,希望讓「米粑流」更進步,除了持續輔導二期作小面積栽植糯米外,在二期作的空檔輔導均勻整地並建議種植綠肥調節地力,以期第二代的「米粑流」能青出於藍,花蓮農改場也將不遺餘力為原住民農業盡心盡力,孕育下一個「米粑流」,如果您對「米粑流」有興趣或認同,可上米粑流部落格cepoorip.blogspot.tw或電話03-8781533洽詢。

更多:台灣好新聞:http://yam.taiwanhot.ne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