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兩個朝鮮在俄羅斯遠東混居(一)

俄新網/俄新網 2012.09.19 00:00
作者:俄新社記者阿列克謝·葉廖緬科

朝鮮立有一座紀念碑,紀念俄羅斯議員瓦連京·樸;韓國也有一座紀念碑,紀念的也是他。

樸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濱海邊疆區一個區議會的主席。他指著一張合影照片說道,“手握手的是朝韓兩國領事,中間站著的是我”。樸曾組織過一次活動,當時朝韓兩國外交官共同出席了這次活動。

樸在濱海邊疆區領導著一個朝鮮族僑民組織,他還多次籌劃讓當地兒童前往距平壤120公里的松濤園國際少年團夏令營(他說,孩子們一聊起松濤園就滔滔不絕的講個不停),為朝鮮族少數民族出版報刊,並為朝鮮族僑民組舉辦其它活動。他說,南北朝鮮人在活動期間的互動要比他們在家時多。

對朝鮮和平統一的樸素支持只是旅俄朝鮮族僑民為他們的兩個母國,或者說三個母國服務的內容之一。

旅俄朝鮮族僑民有著150年的苦難史,值得大書特書,他們是在遭到斯大林強制流放幾十年後,在上世紀90年代重返濱海邊疆區的。

3萬名旅俄朝鮮族僑民在保持其民族特性的同時,成功融入了當地經濟生活。在一個被民族關系緊張所困擾的多民族國家中,這是一段聽上去似乎不太可能的僑民成功史。

他們說,他們不會返回自己歷史上的母國,朝鮮族僑民老一代人的主要顧慮是他們十幾歲的孩子在同俄羅斯族的異性約會,或是不會講朝鮮語。盡管考慮到孝道是朝鮮思維方式所固有的,父母無需憂慮太多。

把主體思想拒之門外

在濱海邊疆區,如果您的房子需要粉刷,那麼朝鮮族施工隊承攬這項工作的機會就來了。每年大約有5000名朝鮮人加入到海邊疆區合法勞動力行列中。

同一些媒體報道的相反,在9月召開的APEC峰會籌備期間並未雇佣太多朝鮮人(烏茲別克人獲得了大多機會)。但私營領域對他們有需求——他們贏得了高效和廉價的聲譽,雖然偶爾由鄉下居民構成的施工隊會弄糟他們所不熟悉的城市工作。

在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空窗期”後,韓國商界也陸續進入濱海邊疆區拓展業務。韓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領事Lee Yang Goo指出,俄羅斯經濟能夠從較少行政壁壘和所有人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受益。

等到朝鮮族的農歷新年(Seol-lal,漢字寫為舊正)和秋夕節(Chuseok)到來時,朝韓兩國人都會在僑民社團組織的傳統晚會上相聚慶祝、品嘗米酒和消磨時光。

僑民同朝韓兩國的合作從形式上看僅局限于文化聯系:濱海邊疆區的兒童飛往韓國觀光旅游,舞蹈團向平壤大師們學習舞蹈。

但更重要的是,僑民為朝韓兩個分裂國家提供了非正式的接觸機會。

樸說:“這里的所有道路都經過濱海邊疆區,而我們在這里。”

維亞切斯拉夫???李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朝鮮族社區的創始人之一。他說,意識形態在接觸時起到的作用很小。他輕蔑的一揮手說,朝鮮“試圖在舉辦活動時向我們鼓吹主體思想,但很快放棄了。”

樸承認,共同的共產主義歷史使得當地僑民比較容易同孤立的朝鮮政權建立聯系。

出生在蘇聯時代的樸帶著些許懷舊情緒說,在宣傳和消費品匱乏方面,“朝鮮就像我國一樣,只不過像是40年前”。

他很快承認朝鮮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但他注意到“至少朝鮮人面帶微笑,不像這里人們臉色很難看”。

旅俄朝鮮族僑民與母國的聯系也不是完全不成問題。李面帶歉意的微笑,帶著嘲諷的口吻說道,“朝鮮人把我們視作賣國賊,而韓國人把我們當成騙子”。

樸說,幾乎沒有旅俄朝鮮族僑民回到‘母國’,他們完全不會說朝鮮語。在蘇聯的後經濟改革時代,韓國公司在雇佣他們幾年後仍不給他們以優惠待遇。

韓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領事李養古說:“我們希望,也在幫助旅俄朝鮮族人成為俄羅斯的好公民,只需他們對我們有一點點忠誠即可。”

(未完待續)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