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國會莫再焦土抗爭 讓台灣再出發

中時電子報/ 2012.09.17 00:00
  立法院即將於明(十八)日開議,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俱險峻,朝野立委值此台灣前進後退的關鍵時刻,必須以全民為念,不能一而再、再而三重蹈立法院會期一事無成的覆轍,台灣,沒有持續停滯虛耗的本錢。   儘管美國聯準會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出檯後,激勵歐美乃至全球股市,但只短期提振信心,全球經濟疲軟的病根未除,專家預估景氣復甦至少要二到三年;外在情勢如此,台灣內部自年初迄今,景氣燈號持續看壞,經濟成長率不斷下修,失業率卻有難以控制之勢,台灣幾乎已淪入「眾人還好我獨差」的窘境,全民叫苦的同時,實在沒有空間再讓朝野政黨玩著藍綠對抗的權力遊戲,遑論鬥爭戲碼。   陳冲內閣就任後的立法院第一會期,就因為油電雙漲、證所稅修法案、開放美牛瘦肉精三案鬧到一事無成,靠加開臨時會勉強完成證所稅與美牛案。證所稅在通過前後一直被指控為股市低迷的禍首,時隔數月,證所稅對股市的衝擊效應顯然不若朝野立委聲稱得那麼大;同樣的,美牛在朝野大打一架通過後,在最近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上,台美重啟中斷長達五十二年的高峰會談,且近日將重啟TIFA談判準備工作;凡此只能說明,朝野當時的抗爭無意義,更發揮不了進步作用。   這個會期開始前,相同場景再次浮現,從基本工資是否調漲、電價是否繼續第二階段漲價、乃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否如期推行,都成為爭議焦點,更別提地方政府急如星火的《公債法》和《財政收支劃分法》是否修正,綠營已經聲言將提出倒閣案,雖然明知依憲法與法律程序要件,倒閣案的提出只有象徵意義,既換不了閣揆,甚至財經首長是否更迭,也與之無關,此種舉動,徒然增加政治紛擾,無益於解決問題。   就像基本工資調漲與否,在勞團與資方工商團體的拉鋸下,進退兩難,最後勞資雙方竟都指向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下台,以目前的國內外形勢,王如玄的進退只是馬政府在政治責任上的棋子,實在不是工資能否調漲的關鍵。   眾所周知,台灣工資十多年停滯,和經濟發展不力有關,經濟大餅始終做不大,資方困窘,勞方倒楣,這個根本問題不改善,即使換下王如玄,來了大羅天仙也無用。   上個會期結束前,甫卸下副總統職務的蕭萬長感嘆台灣被政治拖垮了,此言或是全民共識,因為朝野相抗,台灣很難再做成一件事,凡是政策或人事出檯,朝野莫不用藍綠有色鏡來畫分一切,藍綠壁壘分明再加上立法院少數否決的朝野協商模式,幾乎註定台灣很難再成就重大法案、重大政策,果若如此,可想而知,台灣處於全球競爭壓力與節奏既大又快的關鍵時刻,轉型不成的後果只有向下沉淪一途,朝野政黨豈忍心眼見繁榮台灣墮入此一萬劫不復的境地?   馬政府第二任,民意聲望低迷不振,論起對政府的評價多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慨,馬政府、特別是陳內閣不能不有所警覺,尤其如果陳內閣緩漲工資,卻續漲電價與健保費,民意觀感說都說不清,振興經濟方案又難取得速效,一個被民意看輕的內閣在國會當然走路無風,陳內閣有足夠的財經專業,卻少了決斷的速度與魄力,長此以往,只會成為拖垮政府聲望的最大包袱。   做為國會多數席次的政黨,馬政府既為完全執政,就得肩負執政效能之責,不能怪罪在野黨的抗爭,反倒應該自我檢討,為什麼四年多了還是不能有效化解政黨之爭,展開朝野對話?如果中央難以對話,有沒有機會從地方開始?五都市長不分藍綠都在立法院會期開議前,同聲呼籲盡速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讓五都有充分財源,讓直轄市名副其實,就是一個極佳的起點。   五都是馬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長劉兆玄任內通過的重大決策,儘管有其政治後遺症,但政府政策是延續的,既然五都已設,就不能放任《財劃法》率由舊章,既要修法當然必須中央與地方溝通,法律講究通則而非個案,五都有藍有綠,正可跳過藍綠壁壘找出共同需求,朝野立委即使彼此相抗,卻不能不支持自己的地方首長吧。期待朝野立委體會全民心聲,莫再以國會做為政黨焦土抗爭的戰場,給台灣一個再出發的機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