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日強勢驅趕 漁民憂釣島漁場

中央社/ 2012.09.11 00:00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基隆市11日電)釣魚台主權爭議越演越烈,基隆區漁會表示,釣島海域是北部漁民的傳統漁場,被日本船艦強勢驅趕、扣船甚至罰款後才變得「不敢去」。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表示,關於護漁行動,將落實總統馬英九「維護主權、捍衛漁權」政策,海巡署將推動「強化海巡編裝發展方案」,逐年分批提升相關海巡艦艇等基本設備。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今天與釣魚台地主完成簽約程序,正式將釣魚台列嶼收歸國有,並表示釣魚台島嶼國有化目的之一,是要確保釣魚台周邊海域的航海安全及維持安定的管理。

基隆區漁會總幹事謝藩東今天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釣魚台一直是北部漁民的傳統漁場,民國50、60年全盛時期,約有千艘漁船前往捕魚,10多年前日本出動艦艇強勢驅趕,利用船艦優勢包夾,甚至扣船、罰款,「漁民怕到,漸漸不敢去」。

謝藩東說,漁民去不了釣魚台後,退縮到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海域作業。

他表示,每當又談到釣魚台主權問題,許多漁民都變得冷漠,政府若沒有強勢作為,「實際上還是日本人在控制釣島海域」。

基隆區漁會常務監事游日興說,在老一輩漁民記憶中,「釣魚台就是我們的」,老漁民出海時遇到惡劣氣候,會在島上避風,島上有一間土地公廟,還是台灣漁民所蓋,政府應該把釣魚台「要回來」。

翻開區漁會紀錄,謝藩東說,民國93年11月基隆籍漁船豐春鎰32號、永豐67號相繼到釣魚台海域捕魚,卻被日方扣押,分別被罰新台幣180萬和150萬元,漁民不滿,到日本交流協會丟雞蛋抗議。

謝藩東說,漁會曾建議擴建彭佳嶼碼頭,讓海巡船隻可以停泊,必要時隨時前往護漁,「不是接到通報才去,遠水救不了近火」。游日興說,政府後來以經費不足為由作罷。

謝藩東形容,當年基隆正濱漁港停滿漁船,從漁港到和平島約300公尺,根本不用走馬路,「直接在船上走就過去了」,足見當時漁業盛況。

隨著漁場轉移、漁業資源枯竭,游日興說,基隆的拖網漁船從全盛時期的1000多艘,現在只剩30幾艘,大幅萎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