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追尋張愛玲之旅 上海香江三天兩夜行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整理報導 2012.09.07 00:00
第一天 石門二路社區文化中心→常德公寓→南京西路→凱司令咖啡館→西伯利亞皮貨店→朵雲軒 石門二路社區文化中心 1921年,張愛玲在此出生,並在其中度過20年。2009年11月起整修完成,成為石門二路社區文化中心。著名的短篇小說「傾城之戀」裡白家公館的客廳,也以這座舊居為藍本,同時有學者考證,「半生緣」裡姊妹同嫁一夫的情節來自鄰居故事。這間舊居裡,特別開闢「張愛玲書屋」,陳列有關於張愛玲各種版本作品在內的書籍、影視及藝術品等資料,非常值得書迷們追索張愛玲往日身影。 常德公寓 「常德公寓」原名Eddington House愛丁頓公寓,又名愛林登公寓。1942年,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張愛玲,因日軍佔領了香港,回到了已經是淪陷區的上海,在這裡渡過了6年多的公寓生活。張愛玲的「公寓生活記趣」中所描繪的就是她住在這棟公寓時的情景。她在這裡陸續完成並發表了多篇小說作品,「茉莉香片」、「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等。胡蘭成在「民國女子」中亦有對她這間住所的描寫:「她房裏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家俱原簡單,亦不是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刺激性。陽臺外是全上海在天際雲影日色裏,底下電車當當的來去。」。一樓的千彩書坊設有「張愛玲專區」,販售她的小說書籍與報導研究她的相關作品。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的舊名即「靜安寺路」在張愛玲的「色.戒」中有著關於這一條路上商家的文字描寫:「三輪車踏到靜安寺路西摩路口,她叫在路角一家小咖啡館前停下。……從義利餅乾行過街到平安戲院,全市唯一的一個清潔的二輪電影院,灰紅暗黃二色磚砌的門面,有一種針織粗呢的溫暖感,整個建築圓圓的朝裏凹,成爲一鈎新月切過路角,門前十分寬敞。對面就是剛才那家凱司令咖啡館,然後西伯利亞皮貨店,綠屋夫人時裝店,並排兩家四個大櫥窗,華貴的木製模特兒在霓虹燈後擺出各種姿態。」 出了書店,順著南京西路經過恆隆廣場和中信泰富廣場這兩間大型百貨商城,就來到今日為陝西北路的西摩路原本對面的平安戲院現在是西班牙服裝品牌ZARA的店面。再往前走馬路的另一側就望見了號稱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西餐廳凱司令咖啡店。而原本位於一旁的西伯利亞皮貨店(第一西伯利亞)則搬遷到南京西路的另一頭,南京西路878號。西伯利亞皮貨店是張愛玲「色.戒」小說參考原型故事中鄭蘋茹欲刺殺丁默邨的地點。 朵雲軒 「朵雲軒」是一間專門經營文房四寶及書畫碑帖的百年老字號文具店。朵雲軒現在除了文具和工藝品的銷售外,也從事古玩拍賣等藝術品經營的生意,。張愛玲的「金鎖記」中就提到了朵雲軒的信箋。 第二天 聖瑪利亞女中→聖約翰大學→淮海路→國泰電影院→美麗園→德國鄉村俱樂部→卡爾登公寓 聖瑪利亞女中 聖瑪利亞女中是三女中的前身,張愛玲念書時,校址在靠近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的長寧路,現在是東華大學分校。 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也鄰近中山公園,張愛玲由於付不出學費,念了幾個月就輟學了,但張愛玲晚些年在美國對當年的回憶卻不寒酸,反而美味得很,她在「談吃與畫餅充飢」裡提到兆豐公園對面有一家俄國麵包房,那裡做的十字麵包”微妙可口”。 淮海路 上世紀或是現在,舊名霞飛路的淮海路都是上海最時髦的地方。當時的霞飛路滿街咖啡管、西菜館、電影院。張愛玲的舅舅就住在霞飛路,而張愛玲也喜歡跟要好的三表姊於此一起閒逛。 國泰電影院 順著淮海路向東走,經過巴黎春天百貨後就會看到國泰電影院,張愛玲和姑姑常在此看電影。 美麗園 當年胡蘭成就居住在與上海戲劇學院一牆之隔的弄堂裡, 德國鄉村俱樂部 從上海戲劇學院延安校門進去,很容易就能看到鄉村俱樂部。那是德國人在1903年建造的小洋房,當時曾經是集舞廳、餐廳、溜冰場為一體的俱樂部,張愛玲與胡蘭成曾經在此地約會。 卡爾登公寓 1948年後張愛玲和姑姑住在黃河路卡爾登公寓(今長江公寓),在此完成電影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以及小說「十八春」。卡爾登公寓靠近上海商業中心,南京西路與跑馬總會(今現代美術館)。 第三天 香港大學→加多利山→英皇道繼園→北角蘭心照相館→淺水灣影灣園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在此習醫。張愛玲則在1939到1942年間在此求學。本部校園位於香港島中西區般咸道及薄扶林道一帶,是香港第一所公立大學。 加多利山是香港旺角區的豪宅,密度低兼治安良好,城中不少富豪高官、名人明星都居住在此。當年張愛玲好友宋淇夫婦1955年後因北角住所拆除,遷居至此,張愛玲曾有段時間借住該處,並在此完成「南北一家親」的劇本與「紅樓夢」的編寫。 加多利山 加多利山是香港旺角區的豪宅,密度低兼治安良好,城中不少富豪高官、名人明星都居住在此。當年張愛玲好友宋淇夫婦1955年後因北角住所拆除,遷居至此,張愛玲曾有段時間借住該處,並在此完成「南北一家親」的劇本與「紅樓夢」的編寫。 英皇道繼園 五十年代的北角有「小上海」之稱,住滿了來自上海的新移民。張愛玲和宋淇一家在1952至1955年間曾為毗鄰,在此次寫成「半生緣」,她每天從繼園下山,「想不到我還會這麼快樂地走這條路。(指英皇道)」她說。 北角蘭心照相館 張愛玲曾經在北角英皇道蘭心照相館,拍了一張流傳最廣的照片:她右手叉腰,頭往上抬,一臉傲氣。當年她三十三歲,風華正茂。張愛玲於1952年至1955年間,居住在英皇道繼園。1954年她與宋淇太太結伴往蘭心拍照,準備寄相給《紐約時報》替《秧歌》寫書評。後來她在照片背後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影灣園 淺水灣著名的地標影灣園,集合商場、餐廳和住家,興建於1989年,原址為因張愛玲「傾城之戀」而聞名的淺水灣酒店,如今為拆毀改建後的樣貌。整棟大樓採用五行概念設計,從外觀可以看到有淡黃、桃紅、粉紅及淺藍色系,中間還開了一個洞,聽說這個 (通道),是要讓住在後方山頭的龍,能夠到淺水灣飲水,也能夠旺當地風水。而「傾城之戀」中男女主角第一次邂逅的地點「露台餐廳」則是後人依樣畫葫蘆的致敬之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