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更年期胸部腫大 竟是乳癌四期

自由時報/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2.09.07 00:00
50歲的張姓婦人1年多前感覺左胸腫脹,以為是更年期症狀,直到有刺痛感才就醫,發現左乳有12公分大的腫瘤,且轉移到肝、肺和頸椎、腰椎骨頭,已是乳癌第4期。 她接受「雙重標靶」藥物加上化學治療,腫瘤成功縮小至3公分,正子攝影檢查她的肝、肺、腋下、頸椎和腰椎骨頭的轉移癌細胞也消失不見,醫師為她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和左乳,目前仍在進行3個月的化療,整套療程約1年。 昨天張姓婦人說:「治療的副作用只有體力變得比較差、手麻、腳麻,但頭髮掉得比較少。」 張婦生育過4名子女,但仍保持傲人身材,去年摸到左乳有硬塊,卻以為是更年期乳房腫脹,直到今年初出現刺痛感,乳癌已經第4期,腫瘤長大到12公分,台中醫院婦女保健中心為她進行整合門診,發現還是病情兇猛的HER2基因陽性乳癌,一般乳癌患者罹患HER2約是2成機率。 建議定期作乳房篩檢 血液腫瘤科醫師陳駿逸說,傳統乳癌治療先以健保有給付的第一線抗癌針劑標靶藥「賀癌平」治療結合化療,如果無效,再使用第二線自費的口服標靶藥「泰嘉綻」,他建議結合這2種藥作雙重標靶治療,不但泰嘉綻可減少6成劑量,也能一併縮減化療量,臨床上比傳統療法的效果更好。 陳駿逸說,乳癌好發年齡45至55歲,許多婦女容易混淆更年期症狀,直到摸到乳房硬塊才驚覺就醫,往往腫瘤已長到4公分,約乳癌第2或第3期,建議最好定期作乳房篩檢。 目前治療乳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約9成,第2期超過7成5,第3期有5至6成,即使第4期也有3成,台灣治療乳癌技術媲美美國,而且不斷有新藥,婦女應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