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不考選擇題 法國不是背多分

立報/本報訊 2012.09.06 00:00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不考選擇題的法國教育,創造了多元繽紛的文化大國;愛考選擇題的台灣,可以從法國的教育得到什麼啟發?今年6月法國舉行全國性大會考,特殊考題及方式引發台灣教育界熱烈討論。旅法十年的作家劉麗玲分享法國教育經驗,探討台灣與法國教育的優缺點。▲作家劉麗玲以「法國小孩不考選擇題?」作為講座第一個問題,開始講解法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分析台灣教育與法國教育的差異。(圖文/楊萬雲)「法國小孩不考選擇題?」劉麗玲給了大家肯定的回答:「不考!」曾任教法國里爾第三大學中文課程,隨夫婿定居法國十年的她,長期觀察法國的教育,發現法國的選擇題和台灣不同,老師不給學生選項,反而是問問題,請學生思考之後做答,類似簡答題概念。讓孩子朝興趣領域發展有回她與夫婿家族聚會中,聊到兩國的教育文化,當她提到台灣的考試有「多選題」時,家人們十分訝異,認為答案不該侷限於少數的選項中。「我從小到大都沒考過選擇題!」她的法國先生告訴她,這是她遇到的第一個文化衝擊。法國的孩子不知道什麼叫「考試」,因為他們的升學制度較無壓力,每個孩子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學習。她思索:「一個國家怎麼可能不考選擇題?」旅法十年中,她不斷追尋藏在心中的困惑。劉麗玲解釋,法國教育跟台灣有點像,法國教育分成學齡前、初等(5年)、中等(4年)和高等(3年),初中與高中畢業都需要經過文憑考試,初中畢業文憑考試(brevet)已達80萬人,高中畢業文憑(bac)考試也有70萬人。法國的特殊情況是,只要學生成績達到錄取標準,就一定能入學,學校不得拒絕,然而,不是每位學生都能適應學習,導致中途休學的人數也不少,她認為這是法國教育應重視的部分。「這個世界沒有不需要競爭的地方。」劉麗玲一針見血地指出,快樂學習不等於沒有學習壓力。她以瑞士為例,有個專門修理鐘錶的學校,需要念7年,物理和化學科還要加重計分。法國規定學生要念學區高中,高中畢業文憑會考(bac)分成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工藝技術高中畢業會考及職業高中畢業會考,如果選擇職業高中畢業會考,畢業後有80多種專業可選擇,相當於台灣的高工、工商和高農。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能力法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思考」及「邏輯」能力。劉麗玲以法文考科舉例,媽媽帶著兩個小孩到海邊玩水,過一會兒,哥哥很緊張地跟媽媽說:「妹妹淹死了。」媽媽嚇得趕緊過去一看,原來哥哥把妹妹埋在土裡。她說,這個考題就會詢問學生:「為什麼哥哥說妹妹淹死了?」因為法文中有很多單字用法雷同,或從某詞彙要學生改寫相似或相反詞;更有趣的是,考題還會假設如果爸爸來了,要怎樣設計三人之間的對話。劉麗玲認為,法國教育訓練思考及邏輯能力的核心概念,讓學生不必死背課本,發展思考與判斷能力;而台灣的升學以考試為導向,學生習慣「背多分」或「講光抄」,很難培養出獨立的思辨能力。面對即將上路的12年國教,該如何將學生從填鴨教育解放出來,適性發展並且因材施教,是台灣教育的大考驗,也關係台灣社會的發展與未來。法國教育並不完美,但從中帶給台灣教育的啟發,有助於在混亂的黑暗中,尋找一線光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