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統計話臺北」-主計處用數字說出臺北好精采

大成報/ 2012.09.03 00:00
【記者黃則華/台北報導】主計處即日起將不定期編製一系列「統計話臺北」專題分析文稿,透過統計數字的多元化與生動活潑的表達方式,呈現多彩多姿之市政建設成果及臺北市民生活景況與演變,首篇即以市民健康生活為主題,說明近年來「少肉品、多蔬果、重休閒運動,臺北市民生活愈來愈健康」的景況。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營養過剩及肥胖已為普遍現象,為避免因此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近年來臺北市市民透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體重管理,朝向重蔬果、輕魚肉、多休閒活動的健康生活已蔚為風潮。由臺北市統計數據觀察,101年至7月底平均每天由臺北市農產、禽肉及魚類批發市場交易的雞鴨魚及蔬果交易量分別為191公噸與1,862公噸,若攤算每位設籍市民則平均每天每位市民平均消費雞鴨魚等肉品72公克、蔬果701公克,這與十年前(即91年)比較,市民除雞鴨魚肉品份量減少,蔬果明顯增加外,平均每天雞鴨魚肉與蔬果消費比例亦由十年前的1:6提高至目前的1:10。

  

除飲食習慣的改變外,臺北市市民參與戶外活動頻率較以往也大幅增加且更為多元化,由參與運動人次分析,隨12個運動中心陸續完成與開放,101年迄7月底運動中心平均每天使用人次有3.3萬人,較96年每天1.5萬人增加1.2倍;而總長136.6公里的市區及111.0公里河濱自行車道除帶動市民騎單車運動風氣外,今年公有自行車平均每日租借達1,045人次,較96年每天之718租借人次亦增加46%。另外在靜態活動方面,101年市立所屬圖書館平均每天外借書籍3.5萬冊次,較十年前每日近1.7萬冊次大幅增加1.1倍;每日平均電影戲劇觀賞人次也達3.5萬人次,較91年每天增加約4千人次的參與。

  

臺北市政府為積極打造市民健康生活,近年來投入更多資源來改善及建設各項相關設施,諸如親山步道、運動中心、河濱運動公園、市區與河濱自行車道、以及增加市屬圖書館藏書等,這些措施除獲得市民熱烈迴響與善加利用外,由市民平均餘命較十年前又增長2歲可知,「健康臺北城」之建設推動已有明顯成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