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遏止小黑蚊滋擾 先清除易孳生青苔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2.08.27 00:00

每年春雨過後至秋季末,是小黑蚊的大量繁殖的季節,容易在全台各地滋擾民眾,叮咬人體,造成發癢、紅腫或過敏等症狀。為了杜絕小黑蚊的滋擾問題,環境保護署呼籲民眾建立「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觀念,並清除幼蟲孳生的青苔,阻斷小黑蚊的食物來源。

環保署提醒,雌姓小黑蚊必須吸血才能產卵,不過被叮咬的人卻會出現發癢、紅腫或過敏症狀,根絕方法就是阻斷其食物來源,如青苔。(圖片/取材自「防治小黑蚊、全民動起來」宣導文宣)

小黑蚊俗稱「黑微仔」,學名為台灣鋏蠓,是台灣本土原生種的吸血昆蟲,體型微小,咬人時不易被察覺,目前尚無傳播疾病的記載。一般來說,小黑蚊雌蟲嗜吸人血,出沒時間以上午11時至下午3時為主,習性低飛,多叮人體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被叮咬後的民眾,有些人會產生奇癢、紅腫等症狀,嚴重者會產生過敏反應。

環保署表示,近年因發展觀光休閒及有機農業,致使小黑蚊藉由車輛移動擴散至平地住家、社區、學校、公園等適合繁殖的地點。由於小黑蚊需吸血才能產卵,產卵處多有藍綠藻(俗稱「青苔」),加上無論幼蟲或成蟲皆以藍綠藻和綠藻為食物,因此防治方法將以阻斷其食物來源為主。

為了降低根除小黑蚊的滋擾問題,環保署將委託中台科技大學辦理「小黑蚊危害地區防治專案計畫」,預定於8月29日在雲林縣林內鄉公所辦理「小黑蚊通報處理及防治人員培訓班」,協助輔導地方政府建立小黑蚊通報及防治處理能力,宣導民眾建立「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觀念。

環保署進一步指出,為了防護小黑蚊的滋擾,民眾可著長袖衣服、長褲,塗抹有效的忌避劑,裝置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等,並經常整頓環境,清除青苔,阻斷幼蟲食物,防止雌成蟲產卵孳生。

此外,針對小黑蚊高密度區,也可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進行緊急化學防治撲殺成蟲,不過此法需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幼蟲棲地防治做法,避免長期仰賴噴藥殺蟲,造成環境負擔且讓小黑蚊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成效。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751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