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電影打破傳統 讓全世界認識台灣電影

yam蕃薯藤新聞/李聖鈞 整理報導 2012.08.27 00:00
  28日是台灣新電影運動滿三十周年,而新電影的改革運動是在1982年開啟,由導演楊德昌、柯一正、張毅與陶德辰打破傳統的規矩,拍出《光陰的故事》講述台灣社會的獨特文化與生活經驗,讓全世界開始認識台灣,在此之後台灣電影也不再只有愛國、政治、熱血與強調黨派等電影。   何謂新電影?1980年台灣戒嚴令尚未解除,當時國民黨的文化工作會領導所有一切,包括新聞、報紙、電視、傳播媒體、書籍和雜誌,所以台灣影片市場僅有少數愛情文藝片、軍教片或者是假社會寫實片。一直到1982年中影總經理明驥大膽啟用年輕導演,才掀起新電影風潮。   楊德昌等四位導演,共同創作了四段式電影《光陰的故事》,從電影選材、態度、故事與背景跟過去完全不同,因此《光陰的故事》被認為是台灣新電影的起點。而在1983年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從小說改編成功後,陸續有大量文學作品被改拍成電影,讓台灣電影邁進了多元化的時代。1989年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是首部榮獲世界級三大影展,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引起往後全世界人開始關注台灣電影。   「新電影」與「舊電影」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過去1950年到1960年台灣的舊電影大多屬愛國、政治、熱血與強調黨派等電影,例如:述說將軍的故事、某位大人物或者政治人物等片子,使電影成為政治宣傳工具。反觀新電影開始敘說小品故事,劇情取材更貼近真實的台灣社會,可能是平民的愛情故事,也可能是講台灣社會與文化,也開始選用非明星的級的演員,跟過去的熱血片比起來,更少了許多嚴肅氣氛。   代表新電影時期的作品大多是成本較低、強調導演個人風格或是文化現象娛樂性較差的小品電影,如《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等…新電影運動不只影響了台灣人對電影的看法,更在全世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因為明驥找了一批年輕人來改革電影,才會有今天李安和魏德聖等作品邁向國際舞台。 延伸閱讀
削蘋果惹爭議 卻成了台灣新電影的濫觴
「台灣新新電影運動」旗手─ 魏德聖
黑暗十年後票房再起!這些年國片「很台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