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治水通盤檢討 沒有特效藥

自由時報/ 2012.08.27 00:00
〔自由時報記者俞泊霖/台中報導〕從台中港特定區近年來的通盤檢討案意見,便知大肚山西麓的開發壓力,包括中棲路等諸多保護區用地,地主要求解編開發;加上非都計農業區的工業開發及山麓住宅區的蔓延,山上水土保持、邊坡整治未做好,諸多原因都造成水患。因此,治水是跨局處事務,並非水利局閉門造車即可。

大肚山標高最高的三角點僅三百一十三公尺,從山稜線至海岸線,區區數公里,百年強降雨一發生,強大地表逕流水短時間入海;加上海線區域排水多是僅約二、五年至十年防洪頻率,若淤積未清,且出海口欠缺抽水站、水門排水量能不足等問題,大淹水便無可避免。

海線地區民眾也指出,四十年來,地形地貌諸多改變,譬如國道三號開闢、山坡濫墾盜採砂石、特三號道路開闢,都影響水文系統;且縣府時代山區排溝上游水土保持和中下游養管單位不同,形成權責不清,南山截水溝計畫是否依現況檢討,令人關切。

市議員黃錫嘉另指出,南山截水溝擬透過梧棲排水、安良港排水、山腳排水分洪,主線則沿山腳大排進入大肚溪,不過卻遇到跨越台鐵鐵道、六十米中華路等道路,橋樑恐都面臨改建,出海口甚至還有迴水引發的淹水問題。

黃錫嘉認為,大肚山開發快速,就是造成水患主因之一。這次連罕見淹水的龍目井地區都水淹大腿深,呼籲市府治水要有整體思維,結合都發局、經發局、建設局等單位,從都市整體經營角度談治水,不是把南山截水溝當萬靈丹,頭痛醫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