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通膨升溫 QE過大於功

自由時報/ 2012.08.27 00:00
記者羅倩宜/專題報導

美國聯準會推出第三回合量化寬鬆(QE3)的呼聲愈來愈高,依照過去經驗,過去兩次量化寬鬆後,亞洲國家都是股匯齊揚,通膨升溫。不過QE巨獸拉抬物價的威力,遠大於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外資美銀美林證券認為,聯準會將在9月份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例行會議中發動6000億美元的QE3。先前推出QE1及QE2時,亞洲通膨升溫十分明顯,主要是商品價格飆升所引起。例如QE1期間,史坦普商品指數S&P GSCI大漲42%,QE2期間也漲了16%。

今年以來,由於美國產地乾旱,黃豆、玉米、小麥等農糧價格已率先起漲,上週聯準會會議紀錄暗示將推QE3,更引起金價及油價應聲走高。

美林證券指出,過去幾次量化寬鬆,導致外資大舉湧入亞洲,經濟和股市固然得到拉抬,但通膨的增幅卻更為明顯。QE1(2009年3-10月)實施後的一年之內,新興亞洲的CPI從負值升溫到4%。接下來的QE2(2010年8月-2011年6月)期間,新興亞洲通膨也從3.9%增加到5%。

若以個別國家來看,東協、印度及中國的通膨受QE影響最嚴重,主要是這些國家的糧食及燃料占CPI比重都超過4成,商品價格一漲,通膨立刻飆升。以印度為例,QE1啟動後,印度CPI不到一年內從-0.5%飆超過10%。

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等國,雖然食品及燃料占CPI比重較低,約3成上下,但也明顯感受到QE帶來的通膨威力。

面對QE3即將帶來的通膨升溫,台灣又比亞洲鄰國多了電價調漲的因素,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將更大。再加上今年經濟成長不保二,決策當局要透過利率來調控通膨,空間恐怕只有更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