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綠能教育怎麼做?英國校長:找出現在就能做的事!

立報/唐澄暐 2012.08.26 00:00
【記者唐澄暐綜合報導】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與教育部舉辦的「綠能教育駐『英』『台』」講座台北場,24日於師大開講。繼去年邀請印度教育家吉蘭‧貝兒‧瑟西(Kiran Bir Sethi)後,今年邀請英國愛旭麗小學校長理查.鄧恩(Richard Dunne)與台灣知名建築師郭英釗對談,分享環保實踐經驗,探討如何結合環境保育與教育相互結合。理查校長分享與同學們到英國山上實地考察冰河消退的狀況。(圖文/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理查‧鄧恩是倫敦市郊一所公立小學的校長,曾與探險團隊進入南極並設立一個完全以再生能源維持運作的學習中心。這次經驗給他一大啟發:「如果在南極這樣嚴苛的氣候條件也能成功,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功!」於是他將這心願帶回任職的學校。理查‧鄧恩認為,綠能的核心精神是永續,要讓學生從親身實踐開始。他結合了社區與學校推動具體計劃,像是「從泥土到食物(from earth to food)」,讓全校一起種植營養午餐的蔬菜,從照顧到收成都由學童親手完成。活動讓學童走進廚房,親自下廚為社區老人供餐,增進孩子的成就感與榮譽感,最後再將廚餘做成有機肥料,建構成一連串的綠能循環系統;每個年級也有不同的永續生活學習主題,利用體驗式教學,讓孩子在做中學、學中做,進而使環保的理念從小扎根。台北市螢橋國小在校內開闢一小塊稻田,經過插秧、播種、灌溉、施肥的歷程,7月19日師長與學生一起收割成果。活動結束後,螢橋國小準備了點心給小朋友在田邊享用。(圖文/楊萬雲)以花博夢想館、北投圖書館等環保建築聞名的建築師郭英釗,也分享在台灣推廣「與環境共生、向自然學習」的實際案例。高雄市那瑪夏民權國小,舊校區毀於莫拉克風災之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融合那瑪夏多個原住民族生活的地區特色,透過科學試驗重新規劃校園,使新建的民權國小也能提供社區救難中心、聚會所等多功能用途。兩位講者的對談引發現場老師反思,一位國中教師表示:「台灣的教育都是從上到下,無法提供這樣的環境讓學生學習,老師無能為力。」理查‧鄧恩認為,「改變」不一定是很大的計劃,也可以從一間教室開始,慢慢由下往上推動;郭英釗提到,環保這件事不是等著政府或專家學者執行,而是從每個人做起。莫拉克颱風毀壞的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完成重建,所有建材都是台灣製造,並成功打造節能65%的綠能小學。(圖文/楊萬雲)理查‧鄧恩引用美國學者John Schaar的名言作結論:「未來不是既有的目標,而是我們創造出來的。通往未來的道路,不用尋找,而要製造。製造道路的過程,將同時改變造路者和目的地。」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常務理事上官良治也表示,在教育現場,我們應該加強培養孩子「設立目標、找出自己現在就能做的事」的思維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孩子「你現在該去做什麼」,才能培養出具備行動力與前瞻性思維的下一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