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下修門檻 另一場朝野惡鬥

中時電子報/管婺媛/特稿 2012.08.21 00:00
堪稱 「亮眼」的公視董監事名單,昨日僅通過五人。文化部長龍應台會後難掩失落,直言沉痛,強調要推動門檻下修至二分之一,才能讓公視順利運作。但公視董監事爭議,向來出自藍綠政黨惡鬥,龍部長要修正的,恐怕是政治意識形態主導公視發展的亂象,以及加強部會、政黨溝通的管道,而非下修門檻、「配合」這種惡鬥現況。

公視董監事延宕六百多天,文化部日前提出新董監事名單,納入各領域人士,外界曾誇讚其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審查結果卻與龍應台期待落差甚大,只有政治色彩淡的詹宏志、人氣天團主唱阿信等人出線,同為資深媒體人的何飛鵬、音樂人黃舒駿都摃龜,不禁讓人質疑:審查委員們的評斷標準到底為何?是名氣?是地位?還是政黨色彩?

會後,不僅龍應台直言董事會難產癥結在於門檻過高,多位審查委員也建議應下修門檻。但若按照昨日投票結果看,不論門檻從四分之三下修到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結果不是董事會人數仍不足法定額度,就是名單全數皆過關,董監事會人數爆表。

朝野當初立下《公視法》的四分之三門檻制度,是希望排除過半政黨擁有決定公視董監事人選的絕對權利,杜絕政治力介入公視,在互相協商的前提下,回歸公共色彩。但不論朝野或審查委員們,似乎都無法擺平這種政治意識型態凌駕制度正義的惡質情況,這套制度,現在反成為藍綠互相保證毀滅的攻擊武器。

龍應台日前用心提出名單,期待藉由不分黨派的文化人、專業人,搏取朝野認同;但台灣政治藍綠對立情況之嚴重,顯然非「專業清新名單」可以殺出重圍。這點,文化部在提出名單之前,疏於溝通說服,也難辭其咎。

雖然下修門檻,是解決爭議的辦法之一,但這條路僅是捷徑,只能讓制度服膺藍綠惡鬥現實,貿然推動恐怕讓政治力更容易干預公視運作,只會辜負全民期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