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文林苑同意戶謝春嬌:現在對都更只有心寒

立報/呂苡榕 2012.08.20 00:00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國中畢業後,我就搬到士林這邊,這裡生活機能好,旁邊有市場、附近有學校。」文林苑36戶自救會會長謝春嬌看著文林路的車水馬龍,回憶剛搬來的場景。當時,捷運淡水線尚未開通,舊鐵道還留著,轟隆轟隆的火車聲震天價響,她說:「但沒有火車卻又不習慣。」老家在嘉義的謝春嬌,小時候全家搬到北部,一開始住三重,「以前每次下雨,大家就得跑到二樓躲淹水。」輾轉搬到台北市士林區。一開始搬到目前文林苑都更案基地時,謝春嬌一家租屋而居,之後買下隔壁的房子,一家7口窩在18坪的屋子裡。積極參與都更,甚至在文林苑拒遷戶王家遭拆除後,自組自救會力促都更順利進行。謝春嬌說,自己的父親很早就過世,母親帶著5個孩子還買了一間房,有多麼不容易。她娓娓道來:「我母親84歲了,一輩子沒住過新房子,而台北房價這麼貴,我們哪能力另外買新房?參與都市更新讓舊房換新房,讓媽媽有新家,我們當然願意。」同意將王家劃出都更範圍3年多前,樂揚建設打算進行都市更新,與居民談好1坪換換3坪的條件,依「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都更。只是一直到了後期,謝春嬌才逐漸發現,都更案中有一戶人家並不同意參與,自救會其他成員當時覺得這案子拖太久了,如果有人不願意,那就把他劃出去吧,不過最後王家仍被保留在都更案內。希望能有新家的同意戶與堅持守護家園的王家,在同一個案子中相互拉扯,同意戶的權益成為壓迫王家投降的武器,「回家」的訴求將王家化為阻礙他人的絆腳石。隨著台北市政府強拆王家,謝春嬌直言,當時鬆了一口氣,「既然拆都拆了,那就趕快建起來吧,讓大家都能回家。」雖然王家堅持原地重建,不過謝春嬌認為原地重建有困難,希望建商和王家能各退一步,「趕快講好怎麼處理,讓大家都能回家,以後還是好鄰居。」對於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提出建商重新設計的要求,謝春嬌認為不可行,「畢竟重新設計不知道要多久,而且重新設計過程中會不會又跑出另一個反對的張家或陳家,讓事情更複雜。」同意、不同意 都是受害者面對現在僵持不下的局面,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同感無奈,就如強拆當天聯盟與聲援者不斷高呼的口號:「強拆違憲、重審爭議」。聯盟研究員陳虹穎強調,這塊基地設計之初就存在許多問題,同意戶期待新房子,但都市更新不該侷限在個人的房子更新這樣狹小的視野中,而是整體環境與居住想像的問題。陳虹穎解釋,3年多來這個案子原地踏步,並非王家或聲援者造成,就連同意戶也是乖乖依法行政的受害者。堅持的局面究竟該由誰來進行雙邊協調、打破現況?謝春嬌將矛頭指向市政府,她表示:「強拆之前公權力介入,強拆後政府卻默不作聲,讓同意戶成了孤兒。」公權力不願出面解決,提出解決方法,反而消極讓建商申請的放樣勘驗無法過關,謝春嬌相當氣憤,認為現在建商申請放樣勘驗不過,就是因為工地上有王家的組合屋,而組合屋又牽涉土地產權爭議,對於王家土地的產權與工地管理權相互扞格的問題,市政府也沒有明確解釋。市政府的退位,讓文林苑現場維持刺刀上的平衡,謝春嬌直言:「建商又不能強行把學生拉出組合屋,萬一有人受傷,責任誰要扛!」但現場擦槍走火的狀況仍不斷上演,同意戶與工人以記者會公開譴責聲援者對工人出現暴力行為;王家則拿出現場側錄影片反控工人率先暴力對待。你來我往的媒體攻防戰中,只見台北市政府發出新聞稿要求雙方「冷靜、理性和平之方式妥予溝通」,卻沒有更積極的解決方式。原本備受期待的都市更新,最後卻是無止盡的等待。謝春嬌直言:「現在對於都市更新只有心寒。」面對聲援學生,謝春嬌更氣憤:「他們口口聲聲說居住正義,說法有問題,但卻不是向政府抗議,而是佔據在工地上,影響我們的生存權益。」陳虹穎:台灣可向韓國學習同意戶將王家的聲援者視為阻礙的心情,陳虹穎無奈表示,由於同意戶將土地信託後交由實施者以土地向銀行貸款,換句話說,雙方等於站在同一條船,一旦同意戶與實施者解約,曾經投入的成本也將血本無歸。陳虹穎建議台灣應學習其他國家,韓國政府曾提出一筆基金,針對爭議的都更案補償損失,共同負擔已支出的部分,讓居民不至於因為和建商利益互綁而無法抽腿,間接加深同意與不同意戶之間的對立。陳虹穎表示,當居民之間放下對立,才有辦法單純就環境、居住權來解決事情,免於擔憂無法回家、無法成案的恐懼。這些都是政府在法令上可協助卻未曾伸出援手的部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