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拜託!不要坐我旁邊!

立報/PanSci 泛科學網 2012.08.20 00:00
大部分人坐在公車上,如果身旁還有空位,通常不希望有陌生人坐在一旁,而究竟人們怎麼避免陌生人來佔據空位,而這又是為什麼呢?發表在《Symbolic Interaction》的新研究揭穿了通勤者避免他人來坐的策略,並稱之為「旅客非社交行為(nonsocial transient

behavior)」。

耶魯大學的Esther Kim耗時三年,在數千哩的公車旅行中,記錄並驗證了通勤者對於身旁座位的潛規則。他的第一趟旅程是從美國的康乃狄克州到新墨西哥州,總共2天又17小時的旅程,接著是加州到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到紐約,德州到內華達州……。

「我們住在一個充滿陌生人的世界,尤其在公眾場合時,感覺更是被一堆無名氏包夾。」Kim說,「然而要避免這樣的感覺可不簡單,尤其在幽閉空間的大眾運輸工具上。」

Kim發現,最明顯的潛規則就是,當如果公車上還有其他旁邊無人的空位,你就不應該坐在陌生人旁邊,不然「你就會像是個怪人」;而如果乘客漸漸湧入,完全無人的空位慢慢變少,有座的旅客就會開始避免剛上車的人坐到身旁。

「我漸漸熟悉潛規則,並記下人們『避免剛上車乘客坐到身旁』的各種方法,」Kim說,「例如說,裝忙啦,看手機啦,整理包包啦,會乾脆倒頭就睡。有時我們乾脆擺出一副『別吵我』的表情,就是那種『討厭被看』的樣子(hate stare)」幾個「必殺技」是:

§ 避免與剛上車乘客有眼神交集

§ 身體靠在窗上,並伸手下去抓腳

§ 在身旁放一個大包包佔位

§ 坐在靠走坐,掛上耳機聽音樂,假裝沒聽到其他旅客問「請問靠窗的位子有人坐嗎?」

§ 把自己的東西散落在身旁的空位,所以別人會懶得等你整理他並讓出空位

§ 凝視著窗外發呆,讓自己看起來蠢蠢憨憨的

§ 假裝早就睡著了

§ 把自己的大衣放在空位上,讓這位子看起來有人坐了

§ 如果前述全行不通,就乾脆說謊:「這位子有人坐。」

不過如果這班公車即將客滿,就會是不同的故事了。有座位的人,目標會從「不希望隔壁有人坐」變成「坐我旁我旁邊的是個『正常』人」。Kim發現種族、階級、性別以及其他背景因素,並不不是通勤者主要關心的,他們只是不希望身旁坐了個怪咖。

Kim說:「有一個乘客告訴我,應該避免讓胖子坐在一旁,因為他可能比較會流汗,所以可能比較會『有味道』。」這個非社交行為的動機,關係到一個人自己對舒適程度的感受,而非身旁乘客的身分背景。

他也發現,這樣的非社交行為還會受到安全考量影響,尤其是長途旅行可能在異地公車站有傳染病的危險。另外,旅客們也預期彼此會因為班車延誤或其他不便因素感到疲憊。

最後,會有這樣的非社交行為,是因為與陌生人有一段冗長的時間,共享狹小公共空間之挫敗感造成的。而這種蓄意脫離的動作,也是在公共場合中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的縮影。

資料來源:Strangers On a Bus: Study Reveals Lengths Commuters

Go to Avoid Each Other. ScienceDaily[August 1, 201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