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網球之父楊斌彥的服務人生

民生@報/蘇嘉祥 2012.08.18 00:00
圖:楊斌彥(中)喜愛運動,80歲時仍和四維集團員工一起打網球前,以跳躍歡呼熱身。(林嘉欣/攝影)

圖左:日治時代台北大橋國校第10屆畢業生合照,楊斌彥就是在這所學校接受初級教育。(大橋國小校史館)

圖左下:楊斌彥年輕時精力充沛,工時雖長、點子卻很多,得利於他有運動習慣;時他約40歲。

【文/蘇嘉祥】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理事長廖裕輝有感於故榮譽理事長楊斌彥先生熱愛網球,積極贊助培養台灣網球選手長達三十多年,栽培過王思婷、翁子婷、謝淑薇、詹詠然、張凱貞等女球員。

他又辦過35屆「四維學童盃網球賽」,參加過選手有盧彥勳、王宇佐、楊宗樺、陳迪等選手,對當今台灣網球運動普及、國際比賽成績傑出貢獻良多,決定在今年10月19日楊斌彥先生逝世一周年時,為他舉行追思會,同時發表紀念楊先生的專書「Service!楊斌彥的服務(發球)人生」。

這是預定發行的專書第一章,定名為:「熱愛藝術、體育的大稻埕少年」,提前在民生@報露出。

──1926年的台北,人們是說日語、講台語,用日本年號的年代;這一年是昭和元年,屬虎年,11月8日楊斌彥出生在大稻埕一位殷實商人楊朝金家裡。

此時,日本在台灣有效統治已近30年,台北市城市建設略見規模,大稻埕靠近淡水河,在艋舺漸淤塞之際,佔地利成為洋商、日商萬賈雲集的商業區,台灣特產從這裡輸出,國際色彩較濃,和式、洋式和傳統台式建築物並列,是台灣的「十里洋場」。

淡水河上鐵製拱型的「台北大橋」,是連絡台北市和對面三重埔乃至更遠的「下港」台灣中南部的唯一橋樑,本土台灣物資都從「大橋」進入台北,經碼頭船運出口,華洋交錯、百業發達。

這一年(民國15年)出生的楊斌彥,是任職日本「安田生命」保險公司、田代商事的楊朝金,和李紅綾所生五男兩女的大兒子。不一樣的時空、人文環境,注定他從小就有得天獨厚的從商契機。

可貴的是楊斌彥先生不但有經商天分、資質聰穎,他從小特別機伶,興趣多元,學堂的正式課程外,特別喜歡理工、藝術、體育;愛看各式各樣「閒書」,而且博學強記,成為日後領袖群倫,行遍全球、通商世界的基礎。

本書不擬敘述楊先生求學、研發、經商、貿易過程,斌彥先生為我國膠帶工業、電子科技的貢獻另有專書陳述,本書只就先生奉獻體育、尤其網球的一生,做一次總彙整。

楊斌彥於1934年、昭和8年就讀大橋小學一年級,他聰明好動,課業常佔鰲頭,體型雖較小巧,但相當靈活,經常代表班上參加賽跑、詠歌比賽。

70歲時,有一次接受記者訪問,斌彥先生談到童年學打網球(軟式網球),當時找不到適合場地,在大龍峒屠宰場前的空地,三五好友以繩子當網、取粉筆畫線,雖球場太小不標準,一旁還有水溝,球經常打到水溝成為「臭球」;有時一個不小心,人衝過頭,會掉進水溝,但是還是樂此不疲,玩得渾身是土、沾泥,還是津津有味。

當時的木製球拍及軟皮球都是從日本進口,很貴,一個白球打到變黑球,球皮都透明了,大家還捨不得丟棄。

當時學校的日本「先生」在放學後,多在學校球場打軟網,笑聲震天、狀至快樂,學生則在旁默默學習。學童斌彥從打軟網悟出,有效地運用技巧,可以將平凡的球打出變幻莫測的球路;也可以讓平淡的生活,製造無數的樂趣。浸淫在和同學、街坊鄰居打球日子,他啟開日後和這項運動的不解之緣。

1940年楊斌彥考進台北第二中學(成功中學前身),這個學校是當時台北地區給台灣人讀的最好中學;統治台灣的日本人子弟讀的「台北一中」在南海路,就是現在的建國中學。

青少年斌彥在北二中認識了後來當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會長的郭宗清,當時他們在日本人教導下學會柔道、體操,同時發現自己喜歡上音樂。

他獨鍾西洋古典樂,將零用錢省下來買黑膠唱盤,一聽再聽,和同學交換,奠下後來在台大就讀時,成立「民謠歌劇社團」擔任社長的音樂基礎。

青年時代的楊斌彥,父親買下衡陽路靠新公園店面,成立一家名為「田園」的咖啡西餐廳。這是光復之初,台北市少數設備高雅、音響一流、餐點清爽的西餐廳,是當時文人雅士、寫稿吟詩、開會敘舊的最佳去處,楊斌彥協助父親經營「田園」,認識了許多名流。

他不是一個自私的人,當發現運動的好,就在成立公司、開工廠後,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員工也和他一樣,經常運動、培養良好興趣,讓生活多彩多姿、健康快樂。

他從日文、英文雜誌畫刊得知,網球是來自16世紀的法國、英國宮廷,打球的人都得遵守嚴謹的規則,尊敬對手,服從裁判,讚美你的球伴…,是一項很受國際人士喜愛的運動。

四維公司不是台灣第一家有「專屬網球隊」的公司,但是找學校「建教合作」,送球場、舖場地;歷30年網球隊未解散,而且愈來愈厲害,戰績愈來愈彪炳,參加社員人數愈來愈多的,只有四維。

楊斌彥不會只要員工打網球,他知道網球難學、也難精,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四維公司成立路跑隊,呼籲大家下班後慢跑健身,參加「台北經貿杯」、「金山馬拉松」等比賽,由兒子楊蔚萌以身作則領隊,還得到團體獎。

台北大橋畔的「大稻埕少年」楊斌彥不藏私,數十年如一日,他為後來的台灣網球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蹟。(1)

圖4:日治時期國校六年級的楊斌彥。

圖5:四維企業受楊斌彥總裁影響,員工喜愛運動,2009年參加「經貿杯路跑賽」獲團體冠軍獎,總經理楊蔚萌(252號)上台接受頒獎。(蘇嘉祥/攝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