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署東就業訓練 助遊民返職場

自由時報/ 2012.08.16 00:00
〔自由時報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遊民長期以來是各縣市政府的頭痛問題,縣府及署立台東醫院幫「社會型」遊民找工作,已有三人成功回到職場,還有八人在署東病歷室接受工作訓練,等待適合的機會,署東精神科主任黃怡禎表示,多數患有精神疾病的遊民重返職場之路漫長,須三至五年的訓練,且「回籠」率高。

社會處社會救助科表示,縣內有四十多名列冊遊民,包括患有精神疾病,遭家人遺棄的「社會型遊民」,及失業邊緣人流落街頭的「經濟型遊民」,而台東的遊民超過九成患有精神疾病或酒癮。

透過就業輔導,有助提升遊民的自尊及自我實現,遂與設有遊民收容中心的署東推動遊民自立方案。

黃怡禎指出,台東經濟不佳的家庭比例高,外流人口多,飲酒文化盛行,導致精神病患或酒癮患者無法得到家人支持,而流落街頭成遊民,不少遊民都想重返職場,回歸家庭,但長期缺乏自信,日常生活功能退化,即使重返職場,亦因期待過高,失敗率高。

為輔導就業,收容中心從體能訓練開始,再模擬職場,接受病歷室的病歷分類、園藝栽培、推餐車等訓練,直到找到最能勝任的工作環境,才由就服員協助就業,這通常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

目前接受署東安置的遊民有三十人,已有三人成功回歸職場,分別在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瑞潔清潔公司工作,統一連鎖超商也將提供適合的工作機會。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溫室管理員溫泰森表示,這些員工工作態度認真,與一般員工無異,甚至不知什麼叫偷懶,現在園內還有職缺,歡迎署東多推薦。

黃怡禎說,遊民進入職場後,因人際關係、工作壓力,無法適應職場環境,或精神病況加深,又須回到源頭,重新輔導,對遊民而言,能完全自立自主回歸社會的比例少之又少,但「能有一、兩個成功走出去,就值得慶祝」。

縣長黃健庭表示,正確態度面對遊民,更多廠商加入晉用行列,可助遊民找回自己的人生,甚至回歸家庭,「他們缺乏的是一個機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