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際視野,不只是講英語而已

中時電子報/郭位 2012.08.15 00:00
世界各地,適應新形勢,追求國際化,吸取各社會文化與科研文化之長。自由民主,百花齊放的台灣,許多大學缺少學生,可是又有多少外來的學生在台求學?  據教育部的資料,二○一一年外國來台留學生總數是一○○五九,大陸來台留學生人數則為九二八。在歐美的許多地方,單是一家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就相當於全台各大學外國留學生的總數。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來台的外國留學生這麼少?  國際化靠的不只是講英語而已;試將台灣和南韓做個比較,就不難明白這一點。我關注南韓的發展已有三十年,台灣和韓國相似,大部分教授都曾接受現代教育,更不乏出身歐美日名校的專家學者。該國面貌一再更新,除了突出的三星和現代等科技企業,韓國輸出的社會文化,如美食、電視劇、傳統漢醫藥,服務業如韓航等,廣受歡迎,不亞於三星產品和現代汽車;韓國奧運選手倫敦亮相,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南韓的成功,並非因為韓國人的英語說得流利,正如日本在一九八○和九○年代的經濟起飛,不靠英語。當年講拗口的日式英語甚至一度成為時尚,就像在廿世紀中葉,能講婉轉鶯啼般的法式英語者,頗能令人傾耳細聽。  南韓、日本、法國的事例在在表明,實力第一,言語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容,更能觸動人心。無論是個人,或是領導團隊,不務虛文,著力發揮創意、推動革新。革新是進行式,沒有止境。以教育而言,南韓曾經歷過教改的失敗而重新起步,走在台灣的前面。台灣的教改也遭遇失敗,卻少見提出修正的措施,反而不知基於什麼心態,對他國同行的成績不屑一顧。  如果國際化不在於精通英語,那麼教育領域的國際化又是什麼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推行國際化,要深切了解自身的文化,然後虛心吸取他國文化之長。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我們首先應愛護、承傳中華文化,更何況中華文化和語言現今受到各國空前的重視。  此外,推行國際化,務使教學與研究結合,以便師生從事原創探索。高等教育是個專業(不是兼業!),要採用國際規範行事,秉此精神從事專業教研。舉例言,大學裏實行的問責制(accountability system),應該是各方均有責、人人皆遵行,而不僅僅局限於特殊層次。否則難以就事論事,教、學、研究等事務的管理必生混亂。以此觀之,高教界的某些亂象,原因不難了解。  國際化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人類彼此交往、尋求共同理念時,就開始了國際化的舉動。二千多年前,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尚未一統,諸侯國間的交往十分平常。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不就是國際化的實踐嗎?歐洲工業革命開始後,西方強大。美國百年來的興盛,也多賴國際化的助力,得以集天下英才,為己所用。英語的流通,一大部分是由於美國國力的強大。  據估計,十五年後,全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將有百分之七十來自亞洲,西方各國對此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如我十餘年前預測,台灣社會受累於少子化,已屬偏少的在學人數必將繼續減少,技職教育不彰,大學的數量卻大得不成比例。如今,延畢問題嚴重,學、碩、博士各級學位課程普遍招生不順。政治上,缺少外來學生,限制大陸生中優秀者來台就讀(聽過這樣的邏輯嗎?);經濟上,大學因資源單薄而均貧;管理上,制度過時、繁瑣;社會上與大學華而不實的活動太多,前瞻遠慮的籌畫太少。凡此種種,都與國際化背道而馳。  除非世界各國留學生近悅遠來,紛紛赴台求取些值得學習研討的課題,否則很難自詡在國際化方面有所進展。沒有人會僅僅因為使用英語而來本地升學,要不然為什麼北京、上海的外國留學生會遠遠多過台、港的外國留學生?(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