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食品輻射容許標準 民團質疑

立報/呂苡榕 2012.08.13 00:00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今年6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突然公告將修訂「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一般食品中的碘131將從原本的每公斤300貝克調整至較嚴格的每公斤100貝克。而半衰期較長的銫134與銫137則由每公斤370貝克放寬至每公斤600貝克。民間團體質疑,部分標準甚至比發生核災的日本更低,這樣的標準能否保護民眾健康。修法公告後60日內必須提出異議,否則無法質疑,因此台北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13日舉行座談,邀請民眾針對這次修法提出「修法草案意見表」,由律師公會整合後交由衛生署參考。根據衛生署提出的修法草案,嬰兒食品與乳品中,碘131的輻射安全標準定為每公斤55貝克,而在一般食品中則是調整為100貝克/公斤;銫134與銫137的嬰兒食品與乳品標準則從原本的370貝克/公斤調降為200貝克/公斤,不過在一般食品中則是放寬為600貝克/公斤。另外衛生署也增列了鍶等7種人工放射性核種的安全容許標準。學者:評估過再修法對於衛生署提出修法草案,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張武修首先表示,日本福島核災發生一年,政策做出許多調整,台灣應率先解日本調整的內容及調整目的,對福島核災造成的衝擊有全面評估後,再提出適用於台灣的修正標準。不該在尚未搞清楚衝擊時,貿然修法,「畢竟這樣犯錯的機率會大許多。」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指出,從風險管理的立場而言,政府這次的修法只停留在10多年前的科學技術,以簡單的算數去計算安全容許值。(圖表來源:台北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吳焜裕表示:「各國的安全容許值計算,都是『年平均輻射暴露容許量』和食物攝取量的比值,不過各國採取的暴露容許量卻各有不同。」以歐盟和美國為例,兩者皆以一年平均暴露5毫西弗做計算,而台灣則是1毫西弗,換算之後的容許量標準差異不大,以銫134和137為例,歐盟在一般食品中的標準是600貝克/公斤,和台灣修法草案中的標準一模一樣。「但是他們的計算標準是我們的5倍,換算後標準卻和我們一樣,可見我們的標準比它們寬鬆5倍。」95%民眾未受保護吳焜裕表示,台灣以「平均食物攝取量」換算安全容許量,但卻忽略了敏感族群、小孩和婦女的食物攝取量各不相同,換句話說,以「平均數」換算而來的標準,只能保護到一部份人,而無法保護到95%的民眾。衛生署訂定標準時沒考量輻射暴露是全面性的發生,空氣、飲水和食物都可能讓人體累積輻射量,吳焜裕提醒,把年平均暴露量1毫西弗拿去做計算,忽略其他途徑的暴露,得出的數據也明顯高估容許值。張武修強調,飲食習慣上,歐洲國家的母乳餵食比例比亞洲國家高出許多,台灣在嬰兒食品的使用習慣上與日本相近,但日本在嬰兒食品中的銫134和137標準卻是台灣的1/4。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質疑,福島核災過後,台灣卻推出一個比核災地日本更寬鬆的標準,究竟依據怎樣的科學研究。「除了訂定標準,後續執行也需要人力,但台灣食品輻射檢測上沒有人力和機器,且機器價格過高,民間難以自行檢測。」崔愫欣表示,民間無法自行檢驗,相關資訊掌握在政府手中,民眾只能接受政府的說法,輻射相關議題的專業門檻和資源差距,也讓民眾與政府溝通明顯處於弱勢。張武修強調,這些人工核種的暴露,至今尚未發現對人體有什麼好處,政府應致力於減少暴露量,在修法之前,需要更多相關研究能支撐制訂標準,保證它能有效提供保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