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貿易商質疑:投保協議保中資 不保台商

自由時報/ 2012.08.11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海基、海協兩會簽署兩岸投保協議,但有長期往返兩岸的台灣貿易商質疑,投保協議是保中資,不是保台商,台灣政府與其開放中資,不如吸引中小企業台商倦鳥歸巢比較實在。

吸引台商返鄉卡實在

貿易商謝耀輝表示,在中國設廠的中小企業台商已經做不下去,土地租金漲、工資漲、沿海缺工,再加上中國低價仿冒品打趴台商,投保協議根本無法因地制宜,幫不了台商,政府高官與其力促開放中資來台,不如做好政策積極協助迎回中小企業台商。

貿易商呂芳堂也說,最近很多在對岸設廠的台商都叫苦連天做不下去,現在是「有單吃不飽,要收又收不了」,這些中小企業台商不像那些大廠可以說搬就搬,「投保協議可以叫大陸地方政府不刁難台商嗎?連新光、遠東集團都被坑,投保協議怎麼可能保得了中小企業?」

呂芳堂說,以前中國需要就業機會,以優厚條件引誘台商投資,等到他們都學會了,就會想盡辦法趕你走,這些辦法都是「依法行政」,投保協議管得了中國各地方政府嗎?

呂芳堂說,兩岸投保協議是保中資,不是保台商,一旦大幅開放中資來台,台灣會被中國經濟綁架,甚至讓台灣民眾產生赴中投資可以真正獲得保障的錯覺,「以前去設廠的都想走了,不能再去大陸了啦」,連中國人都想移廠到越南、緬甸,台灣人還去中國幹嘛?

謝耀輝說,現在中小企業台商的困境是,只要台商產品一出,中國廠商就會立刻仿製,價格還硬是比台商少一半,根本拚不過,在中國根本做不下去,所以不如回台設廠,至少在自己國家,做多少賺多少,因為「MIT」價格比中國製價格高一、二成,在中國設廠沒有衝大量是無法獲利的,但現在歐債危機訂單少,加上工資漲只能減少僱工,沒單、沒人如何大量生產?

從中國返台設廠的黃國英更指出,過去台灣製與中國製的價差達四成五,所以多數客戶會到中國訂貨,但現在價差縮小,且台灣製的不良率低,中國產品不良率高,會增加很多成本,所以許多國外客戶都轉到台灣下訂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