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社論:兩岸投保協議的敗筆

立報/社論 2012.08.09 00:00
延宕多時的「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終於在8月9日簽訂,從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如釋重負的笑容,可知此一協議是幾經波折起伏的產物,第八次江陳會還因此舉棋不定,一延再延。如今,協議得以完成,兩岸互動總算再踏上了一層階梯。不過,從此案協商過程的曲折,也可以預見,未來兩岸關係的深化恐怕已到了一個瓶頸,過去秉持的「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原則,在八次江陳會之後,顯然比較容易形成共識的部分大致上都已過場,往後的兩岸協商勢必得要有「克難」、「攻堅」的準備。

而且,很自然地,當「先易後難」的原則已經過了中段,「先經後政」的原則也勢必要隨之突破。政治與經濟原本就不可能明細二分,兩岸關係一旦進入到「難」的階段,也就意味著,政治議題也會隨之跟上,唯其誠實面對政治議題,才可能促使雙方的互動更邁進一個台階。

一個明顯的案例就在眼前:在「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於圓山大飯店簽訂之前,江、陳兩人首先在會談中共同發表「人身自由與與安全保障共識」,雙方依據各自規定,對另一方投資人及相關人員,自限制人身自由時起24小時內通知。這樣的共識,顯然牽涉到人權保障和司法的介入,這在往昔「在商言商」的階段,都是雙方儘量避免觸及的。可見,經濟協商的深化會自動牽引政治議題的試探。從「易」到「難」,自「經」往「政」,第八次江陳會就這樣做了一個跨階段的演示。

另外一個明顯的標記是:由於這次協議的簽訂涉及兩岸資本利得者的重大利益,作為小資產階級代言人的民進黨也表現了高度的節制。相對於首次江陳會的劍拔弩張,此次民進黨領導階層如謝長廷、蔡英文都以「此一時、彼一時」說法來回應民進黨未發動大規模抗爭的質疑。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兩岸關係的進化其實已滲透台灣的在野黨,兩岸的共識浸浸然成為台灣社會內部的共識。經濟協商的深化自然引領利益集團的和解以及政治結構的趨同。

不過,我們必須提醒的是:投資的保障和投資者的人身安全不能完全依恃雙方權力當局的安排,企業經營者的自制與自我規訓恐怕還是非常重要的。台商在世界各地以刻薄著稱,不僅在大陸內地勞資糾紛頻傳,在其他國家也常是惡名昭彰。多年前,台商在薩爾瓦多引發的勞工抗爭曾經喧騰國際。同樣的,大陸在外的勞資對立也時常引發爭議,近日在尚比亞才爆發礦工集結暴動造成中資企業幹部多人死傷的重大事件。此次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卻刻意忽略勞資問題的處理,這恐怕是最大的敗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