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研究:特殊兒童遭排擠 易增憂鬱症風險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2.08.04 00:00

一項在美國波士頓舉辦的「小兒科學術協會年會」所發表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疾病,或是發展遲緩兒童,遭同儕霸凌、排擠,易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兒童心智科醫師表示,對於特殊兒童來說,家庭與學校都扮演很重要角色,平日最常和孩子相處的老師與家長,如果能夠用平常心、正確的認知來看待他們的特殊性,相信必能減少這類特殊兒童憂鬱症發生的風險。

臨床研究發現,特殊兒童長期遭受周邊朋友或是親人,孤立與冷漠,容易出現沮喪以及憂鬱情況。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日前美國波士頓舉辦的小兒科學術協會年會,針對霸凌、冷落以及慢性疾病,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心理健康上的影響進行調查,參與研究的孩子年齡介於8-17歲之間。

調查發現,這些孩子主要的診斷包括注意力缺損/過動症(39%)、囊腫性纖維化(22%)、1型或2型糖尿病(19%)、鐮狀細胞性貧血(11%)、肥胖(11%)、學習障礙(11%)、泛自閉症障礙(9%)以及身材矮小(6%),部分的孩子有一項以上的診斷。

研究指出,根據這些孩子填寫的問卷結果顯示,被霸凌和/或是被排擠是預測憂鬱和焦慮症狀增加的最強指標。若同時考慮父母和孩子的問卷結果,則被排擠是最強的指標。

吳佑佑醫師認為,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疾病,或是自閉症等疾病患者來說,由於患者本身語言表達,及理解上的問題,加上情緒處理的困難,本來就可能讓患者在與人相處上會產生問題。尤其年齡小的孩子之間會受大人們的影響,大人對疾病的認識及態度更為重要。

臨床也發現,特殊兒童長期遭受周邊朋友或是親人,孤立與冷漠,容易出現沮喪以及憂鬱情況。因此在人際關係不良的改善上,建議可用社會技巧訓練,從打招呼、輪流、分享、合作等技巧著手,目的即是建立友伴及群體的關係,皆在維持好的感覺。

也就是平日最常和孩子相處的老師與家長,如果能夠用平常心、正確的認知來看待他們的特殊性,相信對於孩子間的相處是會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對患者而言,適當的介入,如社交技巧的訓練、藥物治療等,也不應被忽略。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7014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